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梁文道 《领导文萃》2009,(11):130-132
政治家是可怜的,因为他的一切都属于政治。即使是他的休闲爱好,也是舍命贡献出来的。就以温家宝总理的日韩之旅来说吧.他必须把每日的晨跑变成一种软性外交,一方面要展示自己公职身份之外的常人生活:另一方面则要把自己所代表的国家人格化在自己身上。亲切地和外国百姓交流往来。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一个常人的温家宝与身为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已经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了。这就是政治公关的高级境界。  相似文献   
62.
陶渊明一生历经坎坷,形成了旷达超远的人格境界。面对饥饿和贫穷,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以嘲讽诙谐的态度一笑视之;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并不消沉,更是以委运任化的心境体悟人生的真谛。他以“顺应自然,任真自得”的生存方式建构了独具魅力的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63.
64.
媒体的人格化特征,既包括媒体的普适性特征,又包含不同种类媒体的个性化特征,它使媒体之间相区别.区域性主流媒体要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社会形象,获得自身长远发展,需要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强化美好的人格化特征,同时凸显其个性化特征.本文从人格化特征这一视角,研究同质化竞争下媒体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和个性化发展空间,探讨区域性主流媒体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提升媒体品质,实现有效传播,扩大媒体影响.  相似文献   
65.
柔性管理,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对人的管理既可以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直至惩处、强迫等手段进行刚性管理;也可以依靠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柔性管理。所谓刚性管理是指根据成文的规章制度,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的程式化管理;所谓柔性管理则是指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  相似文献   
66.
1936年,法学界泰斗史尚宽在他的《劳动法原论》中指出,劳动法的目的是劳动力的人格化。在此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劳工组织在其成立宣言中也宣称,劳动力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67.
试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人格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关键在于对人的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格化管理是开发馆员内在潜能和主体意识,全面提高图书馆效率的管理模式。本文论述了人格化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作用以及实施人格化管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应注意的几个人格要素问题。  相似文献   
68.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有成套的理论,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它的内容全部是和人打交道。本文从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方式入手,浅析实施人本管理与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9.
民族教育中,人本德育的核心是如何在与外族的世界性交往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文化竞争力,使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在立足于本土化植根的基础上,通过保全自身传统德育内在规定性,促进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与德育价值取向上的引领性。在民族教育中,德育理念人本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本质要求,德育内涵人格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德育方式人性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70.
女大学生性犯罪被害有其较为明显的特点,女大学生所具有的被害性即诱发性与易感性因素是性犯罪产生的重要条件。女大学生个体被害预防有较深层的理论基础。女大学生个体预防性犯罪被害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犯罪被害前,通过消除被害性因素,避免犯罪人形成犯罪中立化心理,控制犯罪发生,在被害过程中,采取有效方法,避免犯罪的非人格化,控制犯罪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