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6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99篇
管理学   2061篇
劳动科学   176篇
民族学   205篇
人才学   434篇
人口学   156篇
丛书文集   3176篇
理论方法论   760篇
综合类   7857篇
社会学   2619篇
统计学   51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1226篇
  2013年   1075篇
  2012年   1344篇
  2011年   1468篇
  2010年   1608篇
  2009年   1332篇
  2008年   1867篇
  2007年   1149篇
  2006年   899篇
  2005年   826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本文分析了温岭市人口与资源关系的基本特点,揭示了自然在组合上具有的综合优势,讨论了人口、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奴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2.
职业的战略规划是从25岁到55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人选择了第一份职业时,即便是跨出了正确的第一步,也不应当以此作为一劳永逸的成功。  相似文献   
63.
西部经济发展的生态学模式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世界经济绿化与软化发展趋势等四大背景,西部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生态学视野,实现以绿色产业为支柱、以知识经济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以观念转变为动力,形成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生态学模式。  相似文献   
64.
B超的滥用、强烈的男孩偏好以及对非法流产行为监控的失效共同构成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充要条件,三者中任一条件不满足都不可能出现出生性别比偏高。尽管B超发明和滥用前出生性别比并没有异常,但也不能说出生性别比偏高与受教育水平、传统文化等因素无关。事实上,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男孩偏好和B超的可获得性而影响出生性别比。由此出发,促进出生性别比回复正常,短期内应标本兼治,以治标为主———坚决禁止B超的滥用,关键是加强立法和管理;长期内则必须治本———消除男孩偏好,关键是加速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65.
萧红选取“童年回忆”这种叙述模式,不仅写出了地域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生存状态,而且借助追忆,一次次重返乡土童年,真切地看到和认识了自身的历史,并在情感的宣泄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同时,这种回忆也是她介入人生体验,展开生命审视的一条途径。她通过“童年回忆”深刻地认清了现实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66.
预测“九五”至2010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特征,总结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差别的基本规律,提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7.
产业集群:提升天津滨海新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成为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研究以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在发达国家,基于产业集群而形成的集群经济早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和亮点.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回顾以及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深入思考天津滨海新区所特有的经济条件和发展优势,提出了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实施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8.
音乐是人们对大自然美的选择与创造,人们在享受它的美的同时,又把美的享受回归到音乐本身;它在不断地选择与创造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力,它的选择与创造又将艺术升华成美,开拓着自己向前发展的路。  相似文献   
69.
70.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表现出鲜明的启蒙意识,在不同时期,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五四"乡土文学以揭示病苦为核心,表现出批判蒙昧的启蒙意识;30年代乡土文学以皈依乡土为指向,表现出返归自然的启蒙意识;40年代乡土文学以审视人性为核心,表现出改良人生的启蒙意识.纵观三个时期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我们可以清晰的窥见三个时期乡土文学启蒙精神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