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9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413篇
社会学   165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刻板印象研究成为当前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本研究针对国内刻板印象的研究文献,从研究文献年份变化、研究所关注的具体内容、研究的作者单位以及2008—2009年度心理学CSSCI来源期刊中刻板印象研究的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国内关于刻板印象研究的现状及呈现出的特点,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以为今后研究刻板印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2.
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露 《云梦学刊》2010,31(3):152-155
“刻板印象”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已有20年。在这20年中,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媒介内容中的刻板印象、使用刻板印象的原因及其效果、刻板印象的突破和“反用”、具体媒介工作流程中的刻板印象。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刻板印象与媒介关系的研究中似存在如下两个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刻板印象”的界定有待廓清与统一。仅从媒介内容归纳刻板印象的内容,多少有误用概念之嫌,既不能全面揭示特定时段中刻板印象的内涵,也无助于深入探索媒介与刻板印象的复杂关系。于是,如何在廓清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刻板印象与媒介的复杂关系,也就成了当前另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消费信任发生机制探索——一项基于中国本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在梳理以信任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基础上,对消费信任的发生机制进行探索,编制了消费信任发生机制的量表,并运用此量表调查了中国7个省市和地区的529名消费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消费信任的发生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声望和理性计算结果对消费信任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消费者做决策时对刻板印象的偏好及其对商家的认同也对消费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4.
澄澈  刘工 《华人时刊》2012,(Z1):100-101
十多年没有动过画笔了,去年上了一趟南京郊外的兜率寺,一下又有了画画的冲动,原因我不得而知,也许是自己有些怀旧的情绪,也许是求一种闹腾后的宁静吧。过去,我嘻闹在人群里,久了又有了厌倦,感悟了自然之后,我多了一份用画笔描绘自然的激情。  相似文献   
25.
针对老年歧视问题,国内学者大多从社会政策和法律层面进行理论探讨,实证调查研究较少。对73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歧视、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群际焦虑、代际接触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显著相关。代际接触既能够直接负向预测老年歧视,也能够通过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群际焦虑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消极老化刻板印象-群际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老年歧视。增加大学生与老年人的代际接触,有利于减少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水平,进而减少老年歧视水平。  相似文献   
26.
艺术感言     
在我的印象中,煤矿的主色调是“黑”。空气中飘着煤尘,建筑物上落满煤灰,矿工在充满危险的巷道里挖煤……绝对不会把煤矿与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厂房联系在一起。走了几个煤矿采风后,发觉自己的印象完全是来自杜撰的“想象”或是偏听偏信。在榆林的南梁煤矿,我看到的是花园式的厂区。到井下参观让我对现代煤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采煤作业面,看到的是自动化的采煤机械,现代化程度之高,出乎我的意料。我们最关心的井下安全措施,也令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7.
编读     
近年来,由于工作内容调整,我出差的机会相对较少,但每次出行总会选择海航的班机,一是因为很早就成为了海航的会员,二是感觉机上的服务比较好。前几天乘坐海航的飞机,旅途中翻阅了4月份《云端·新华航空》杂志,对其中的《撤侨,大国的责任》这一  相似文献   
28.
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但这些信息为更多人所知却是在17和18世纪。对中国的大规模发现始于访问过中国的耶稣会士寄回的各种报告的出版以及他们向欧洲介绍中国经书的译作。这些知识在学术界被不断地讨论,最初是耶稣会士和宗教阶层,接着是启蒙运动的信徒。它们同时也成了整个欧洲就福音传道方法或"礼仪"的种类而引起的广泛辩论中所使用的工具:中国的贤明形象、自然神论、开明的专制政体,这些都为意大利及欧洲的思想家们的辩论提供了有趣的素材。同样的,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最初只限于教会内部和不同教派之间,但慢慢地就冲破了宗教论争和福音传道方法的限制,牵涉到了更广泛的议题:儒家学说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体系还是一种宗教?讨论的对象也变成了对宗教本身的定义、文化与信仰的关系、对上帝的看法、不同社会的价值观相对性这些问题。这些信息从而被用于更深层次的辩论之中,中国的体系被当作是这样或那样的国家的和道德的观念的标准。启蒙运动将辩论的焦点集中于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体系的"合理性"上。因此,一种或多种关于中国的传说就如在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在意大利滋生出来。我们将介绍几种观点,其中从无条件的赞美到苛刻的批判都有。意大利的作家们参与了欧洲关于中国问题的论战并考察了最新出版的关于中国的著作。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三类:"亲华者"、"排华者",及以调和的方法破除关于中国的早期传说者。  相似文献   
29.
自我妨碍是一种自我价值保护的策略,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使自我价值不受侵害。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就。文章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从自我妨碍的内涵、现状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0.
当员工了解到组织中存在问题时,则需要决定是向管理者或同事建言还是保持沉默。准确理解建言与沉默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建言。员工的建言行为和沉默行为并非对立相反的两极,且在情绪中介下,两者还可以相互转化。文章对建言和沉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对管理实践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