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6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2篇 |
劳动科学 | 13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18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78篇 |
理论方法论 | 37篇 |
综合类 | 480篇 |
社会学 | 152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17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几年,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仅损害了社会与经济利益,而且影响了社会发展和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我国已基本上建立起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等多个法律体系,使食品安全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进一步强化民事责任追究制度,并将惩罚性赔偿纳入其中,提高了消费者遭受不安全食品侵权时的保护力度。评析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民事责任制度和民事赔偿制度,建议保留综合立法模式、增加民事责任章节,并针对惩罚性赔偿等具体内容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2.
新型毒品滥用的成因与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滥用新型毒品正在成为一个增长迅速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对上海730名新型毒品使用者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可知:新型毒品的滥用并不是一种孤立出现的现象,它与社会控制的薄弱、吸毒同伴与环境的影响以及追求感官刺激的人格特质有着明显的联系.新型毒品使用者,无论是多种毒品还是单一毒品的使用者,都比传统毒品使用者或不吸毒者表现出更大的通过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混合多种毒品使用,则会使感染或传播艾滋病的风险迅速升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行动遏制新型毒品的泛滥,强化对吸毒者的行为干预以降低性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并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建构起一种新的模式,以应对新型毒品滥用对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3.
论刑法中信赖原则适用要件及界限——兼述其与客观归责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刑法中的信赖原则概念理解,论证信赖原则适用客观要件是其主观要件适用的前提。对于信赖之存在性以及相当性的判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事实进行具体的认定,即只有在一定社会中具有社会相当性的场合,才能肯定信赖原则的成立。并通过分析信赖原则与客观归责理论的关系,进一步论证了客观归责理论对信赖原则限定适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84.
85.
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这种说法已成为通说 ,然而 ,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过失犯罪中 ,如此界定公共安全的内容不科学 ,有悖于过失犯罪理论 ,也不利于司法实践 ,科学的表述应是 :可能危及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86.
87.
张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52-56
危险犯既遂后主动排除危险状态行为的定性问题是刑法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此学者们进行了不断的探讨。理论上存在危险犯既遂说、危险犯中止说以及实害犯中止说三种观点。本文在评析这些观点的基础上,赞同实害犯中止说。 相似文献
88.
我国《民法通则》、《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同时规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等救济方式.在以上三部法律中,这些救济方式性质、内涵是否相同并不明确,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极易引起混乱,也为未来民法典设计私法责任承担方式设下了制度障碍.本文认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既可以作为绝对权请求权,又可以作为私法责任承担方式,二者具有各自的独立性.这种二元定位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未来民法典应该作出科学的立法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89.
90.
蔡雅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55-60
从比较法的视角出发,介绍了美国的“三振出局法”的立法过程和主要内容,并对美国国内和中国学者对该法案的相关评价进行了理性评析。认为我国对美国的“三振出局法”不能一味地批判,应采取“有限借鉴”的态度,理性地借鉴此法案的合理成分和立法精神来对我国累犯制度进行重构,即在现行累犯分类的基础之上,增设危险累犯,并对其实施加重处罚至10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终身监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