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39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826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考辨了儒家的“逝者如斯夫”、“天下归仁”、“可欲之谓善”、“万物皆备于我”、格物之“格”五句经典之义。  相似文献   
42.
论早期巴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提出了对巴文化起源地的观点,认为巴文化的起源就是居住在巫山、巫溪境内的原大溪文化的居民.其次阐述巴文化的形成阶段,并论证它就是由峡江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而来.再次提出了巴文化的扩张阶段,是由峡内分别向东、向西扩张,并且提出了早期巴文化向东发展的路家河类型和向西发展的中坝子类型.最后解释了巴文化为什么会向不同方向扩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43.
44.
柏拉图的《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基于对当时希腊雅典社会政治的观察,看到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端,为了挽救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危机,柏拉图提出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他提出治国者掌握治国的最高知识---“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在《理想国》第六、第七卷中得到了具体的阐述,柏拉图将太阳比喻为最高的“善”,太阳是世界万物的光明之源,从而“善”的理念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也是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境界。在“善的理念”的指引之下,公民具备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为建立一个“正义城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
杨明伟 《理论界》2008,(1):110-111
古典政治哲学属于一种典型的伦理政治观,在政治建构上,致力于政治的伦理道德性建构,把伦理道德作为政治的目的和手段,其政治的理想形式为伦理道德国家。古典政治哲学家把政治的基础归结为道德,把国家存在的目的说成是追求至上的善业。因而古典政治哲学家们关心的是政治生活的美好问题,关心的是何谓美德、何谓正义、何谓好的政体、何谓好人、何谓好公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46.
美德与规则是道德训诫的重要方式.在考察两种相异的理论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以美德为中心”与“以规则为中心”两种基本主张蕴含的实质,揭示“以规则为中心”之现代社会的特征,进而阐释现代道德中心问题的转换所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47.
孟子言人性善,对"性"与"善"缺乏确定性,故后世对孟子性善论就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并引发争辩。究其原因是孟子人性论具有内在矛盾:孟子不分人的本然之性与社会属性,混淆人性本善与人性可善,人是否固有"四端"前后矛盾,以人兽对比证明人性善,不合逻辑。  相似文献   
48.
杨建兵 《中州学刊》2014,(5):112-115
现存的墨家典籍中没有"人性"字样,但是不能因此断定墨家没有人性思想。肯认"人性欲利"的客观性是墨家人性思想的基础,但墨家并未断言"人性善"也未宣称"人性恶"。循着墨子与孟子、告子思想的历史线索似可走出墨家人性思想的迷宫,通过《墨经》亦可直观地感受墨家人性观的内涵与意蕴。墨家人性论可简单概括为:人性"欲利";无称善恶。墨家人性思想中"欲"的自然主义与"知"的理性主义的交相辉映使墨家思想呈现出斑斓的异彩。  相似文献   
49.
"象征",在以穆旦为代表的九叶派诗人那里,被赋予了超越诗歌修辞学层面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手法,更有着和"生命"、"存在"同等的意义."神"和类"神"意象、"肉体"、"野善"是其诗歌意象系统中最富代表性的象征性意象.从诗歌基本层面的"意象"入手,勾勒穆旦诗歌的象征性意象结构系统,并探知其诗歌的内在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0.
反面人物悲剧性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面人物可以成为悲剧人物 ,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一方面 ,是反面人物本身的“善”和“抗争精神”等正面价值因素的凸显 ,为观众同情和惋惜感起了桥梁、铺垫和蓄势作用 ;另一方面 ,是观众对自身的“恶”给予了“正当化”评价 ,从而对反面人物之“恶”给予了同情性理解和接受 ,进而对其遭遇厄运深感同情、怜悯和惋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