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二之辩与方以智三教合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三教合一达到顶峰,方以智亦预其流.他利用一和二的辩证关系表达了一个圆融的体系,三教皆含摄于其下.方以智认为,"二非定二,二本是一;一不住一,一即是二",一二之间圆融无碍.儒家的"一以贯之",佛家的"三谛",道家的"无知知"及"无为而无不为",都是这个体系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三家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42.
从比较的视角来看,无论是布洛的距离说,还是闵斯特堡的孤立说,都与中国的"出入"说和"俯仰"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古代的解释智慧和审美情趣在距离观照上是有无相生、远近相成、不偏执一隅的,在理论上则具有圆融性,方法上具有辩证性.  相似文献   
43.
在大学的创作期间我的许多作品都是来自我个人最纯粹的想法,在我的思想里总会有许多最为活跃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我对身边事物的一种发现,一种很自由的观察,它所给你的启示也是非常新鲜的。《遮》是我比较喜爱的一件装置作品,它是我对现代人生活在当下的一种理解,伴随着电子眼的问世,街道、立交桥、地铁站、商场等公共场所都装上了这只"透...  相似文献   
44.
对道果法"道果不二,道果圆融"的圆的佛学思想,萨迦派采取了多派别的观点进行阐述,粗略归纳起来,即有般若的中观思想、唯识的阿赖耶识思想和如来藏的佛性思想三大主脉思想。此三大主脉思想可以一个圆形即圆心佛性思想、半径阿赖耶识思想和圆周中观思想来作比喻。  相似文献   
45.
韩凤鸣 《中州学刊》2008,(3):139-142
无论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发展到如何高级的程度,对心灵事实的表达都是有限的.一般知识和理性只能破除迷信,为正见扫清道路,尔后才是真正的智慧生起,把人带到心灵的当下.来到当下的人以其空性智慧进入心灵最深、最原始层面,把人带进本源性的、随处坦露着的生存全息场,看到生存的本来面目.因此单纯的哲学方式找不到心智解放的路,为名相所困的哲学如果要真的说服人,就不得不用一种实证的方式,突破表象的世界,到存在的实际中来.活在实际中的禅者,以种种方式进行着与本源的对话,他不仅具备着空性眼光,还具备对人类自身生存境况的全面同情,这里有真实的智慧和慈悲.  相似文献   
46.
王阳明心学不仅是哲学的建构,而且是实践的学问.由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方面表明,王阳明心学在实践中主要解决知行关系问题,并着重于个体内心的逆觉体证,转化人心从而安顿生命,因此可以说治心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实践环节.在治心中,王阳明提出四句教的治心方法,针对三种品级采取相应进路,循循渐进,实践可以体会良知的妙用,体验心体之乐,提升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人人可以成圣.王阳明治心方法圆融,但有走向情欲横流的危险,而且这种觉民行道的路线理想化,在现实中有较大局限.  相似文献   
47.
吴士田  张奇 《南方论刊》2012,(11):96-98
周邦彦是北宋晚期的词坛领袖,对后代的词坛有着深远的影响,前人论及他,多是从章法结构、遣词造语、严守声律、另创新调等方面着眼,其实他在词中的叙事也有着独到之处。具体表现在打破时空、曲折回环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
现今开远市老勒村的彝族"人祖庙"也许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唯一续存的供奉洪水遗民两兄妹之"人祖庙".彝族的传统文化本无宗庙、无偶像.开远彝族地区却出现了兄妹"人祖庙",并以庙会形式对两尊人祖石像进行祭祀,显然是明代以降彝、汉民间信仰圆融的结晶.调查表明,历史上开远彝族及周边地区之洪水型兄妹婚神话呈密集分布,并曾一度续存着将洪水遗民两兄妹视为人类始祖的信仰,与中原地区对伏羲女娲的人祖信仰与祭仪有着某种相似性.  相似文献   
49.
境界是唐代华严宗提出的极具美学价值的概念,华严宗由此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审美境界理论。这个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审美内涵:其一,真俗不二。中唐以来,文人园林以自适为其审美理想,即真即俗,化俗为真,充满着生命的情调。这是白居易等园林美学家在华严宗真俗不二教理影响下推崇“中隐”哲学的反映。其二,圆融无碍。华严宗以圆融无碍为其最高理想,“须弥入芥子”体现出大小无碍的华严教理。文人园林超越面积的大小之见,消解景物的真假之分,赏园者心境圆融,旷达自在。华严境界又是平等共存、彼此关联的世界,各各独立,美美与共。其三,无穷无尽。华严境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事理上无穷无尽,幽微难测。严羽称赞盛唐诗歌之妙,称其“言有尽而意无穷”,隐含华严境界的无穷性。唐五代画家以重屏入画,多重时空交织,现实与往事、短暂与永恒等体验彼此互摄,相映成趣,令人回味无穷,同样流露出华严境界的意趣。  相似文献   
50.
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圆融特性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佛教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且构成一完整系统。中国佛教人文精神有颇多特征,其中圆融性独具一格。在当今中西文化交融和建立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此一特性有独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