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9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2217篇
劳动科学   2794篇
民族学   583篇
人才学   1344篇
人口学   499篇
丛书文集   2268篇
理论方法论   760篇
综合类   6412篇
社会学   2922篇
统计学   776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51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673篇
  2019年   690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567篇
  2016年   840篇
  2015年   621篇
  2014年   1412篇
  2013年   1293篇
  2012年   1318篇
  2011年   1587篇
  2010年   1650篇
  2009年   1801篇
  2008年   1424篇
  2007年   856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796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665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05年6月14日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6号令公布实施。为做好《规定》的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2.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与就业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 ,归纳、概括了大学生的主要就业趋向及其产生原因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就业心理以及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 ,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3.
如何现实有效地解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拟从目前农民就业现状入手,探讨一些可能解决问题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14.
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其核心因素是供需双方的知识结构偏离,人力资源政策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5.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日益提高,人们在为这欢欣鼓舞的同时,惊异地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凸显出来。文章欲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四个层面对大学生就业难之原因进行剖析,以期对大学生的就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6.
大学毕业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 ,这与高校就业环境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 ,要正确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努力加强建设大学毕业生就业软环境 ,应该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时间内值得高校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17.
大学扩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作为识别信号甄别人才的功能,影响了就业市场的均衡。针对这样的问题,从信息经济学的原理角度分析了以名牌大学的文凭作为这一标准的现实必要性,针对一般高校提出要严格专业设置,重视扶植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此外,还从企业和社会文化层面提出一些应对就业市场信号紊乱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8.
国外大学生就业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黎标 《人才开发》2006,(12):41-42
美国:不轻松话题前几年,学电脑、证券专业的学生火得不得了,而如今已经风光不再。由于美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目前主要面临几种选择:一是通过努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这当然是上上之选;二是降低身价和薪酬要求,接受能找到的工作;三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重回学校深造,换个专  相似文献   
119.
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背景,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转型的影响.运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以就业数量效应为中介变量,以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从灵活化、法制化和集体化角度探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智能驱动我国劳动关系的多元化转型,就业数量效应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且制度环境调节这一中介过程.  相似文献   
120.
从脱贫户获得感维度检验中国脱贫的实践效应。通过对广东省48 村1 518 已脱贫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家庭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且比已知脱贫收入线显著偏高,产业扶贫对收入增长的作用显著;脱贫户基于家庭劳动力人数、老人数和学生子女数等客观需求,多数自觉获得了体现客观机会获得的脱贫政策福利;脱贫户拥有较高的获得感,并没因调查个体的人口特征而存在差异,其显著地与客观需求呈负相关,与客观获得呈正相关,需求既定时客观获得增加,则获得感会显著提升,这意味着新时代基于需求-获得-满足的精准扶贫逻辑具有实践效应。在客观获得确定而需求增加时,获得感会显著偏低,收入的影响作用最大。因此,后脱贫时代需要继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乡村教育扶持力度,从外部基础、成人主体内在动力和代际发展潜力来保障和提升脱贫成效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