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3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1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民族学 | 42篇 |
人才学 | 1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74篇 |
理论方法论 | 76篇 |
综合类 | 1068篇 |
社会学 | 128篇 |
统计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99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101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100
张炜生态散文中传达的重视荒野价值和野地情结,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因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比较视野纳入张炜散文研究中,将美国文学经典《瓦尔登湖》与张炜生态散文进行对照阐释,可以发现梭罗及其著作对于张炜的重要影响。比较视野的运用,将突破以往张炜文学研究中的某种思维定势,为生态散文和生态文学研究开拓新的空间和思路。 相似文献
42.
刘春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3-125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对生态问题关注较多的是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在内蒙古下乡的知青作家如张承志、羌戎等深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创作始终离不开那古朴的草原,并且他们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对生态环境的担忧。本文将从图腾崇拜、人类精神家园和天道终会战胜人道的发展思路几个方面探讨知青文学中生态观念的生成。 相似文献
43.
杜昆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270-273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在建国后长期被主流话语忽略和批判,后来随着“沈从文热”在海内外升温,“湘西世界”逐渐成为瞩目和神往的对象。这个世界是否“桃源”的争论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桃源”情结是沈从文和读者共有的,是人类对理想家园的追寻和期待。审美经验沟通了作者和读者,“湘西世界”成了沈从文和读者自我救赎和抵抗异化的虚拟天地。 相似文献
44.
杨朴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3):41-46
《圣洁人格理想的不懈追求》把朱自清的创作思想简单地等同于时代的影响,把朱自清丰富复杂的感情简单地等同于朱自清的人格,把另外作品的意义简单地等同于《荷塘月色》的意义;对《荷塘月色》的解读恰恰离开了《荷塘月色》的文本形式。朱自清的荷花意象像女性那样的美丽,表现了荷花意象是美人的原型性象征;《荷塘月色》的创作动因来源于朱自清潜意识中的“情结”;采莲诗的运用和荷花的描写构成一种对应的结构,是朱自清潜意识的表现形式:荷花意象是美人的象征,而采莲诗则隐喻了对美人的爱欲。 相似文献
45.
丁莉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94-98
从类型角度而言,当前很多展现平民生活理念的影视剧落入了"类型剧"的俗套;从女性主义的立场来看,一些涉及"婚外恋"的影视剧与其说是"劝世寓言",不如说是"欲望叙事";从"视觉产品"的角度看,很多文化题材影视剧基本被当成了"文化怀旧"产品,在强化了它们的"情感抚慰"功能的同时也失落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客观立场. 相似文献
46.
鲁红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91-94
阮籍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 ,忧生切骨 ,陷入生命悲剧之中 ,他不屈地探索 ,企图超脱这悲剧人生 ,但往往陷入内心的冲突与矛盾中 ,表现为一种复杂的生命情结。阮籍的《咏怀诗》把这种情结艺术地再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济世志的追求与裂变 ;礼教的否定与放达不羁的行为 ;归欤之情与归隐的否定 ;玄学生命家园的寻找与失落 ;游仙的矛盾与否定一切。阮籍在极度矛盾痛苦中 ,执着于生命的完美追求 ,在追求中展露出生命的本真 ,凸现出个体生命的意义 ,给人类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47.
西方盛宴尚未酒过三巡,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破产就把西方药方送上了被告席,旋即爆发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第三世界国家并不个个低眉顺眼,反西方全球化的火焰又从西雅图烧到全球而且越烧越旺,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西方盟友内部也在“兄弟阋于墙”。很难说是“怀旧”导致“终结”,还是“怀旧”与“终结”同生同在,总之论及“终结”的书一本一本地出版。然而福山版的历史终结之说,不经意间已经一变而为历史的笑料。这时候的“终结”,喜怒哀乐、甜酸苦辣相互交织渗透,还时不时夹杂着某种闹剧的调侃了。 相似文献
48.
惊呼西方全球化破绽百出、亟待抢救的声音,预言西方全球化前景黯淡和没有出路的声音,怀疑、批评、谴责、控诉西方全球化的声音,来自几乎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民族。 相似文献
49.
许心宏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2)
20世纪90年代以降,贾平凹小说文本中的商周与西京成了视角互视性、文化裂变性的时空结构体.城乡凝视与游离间的“离乡—进城—返乡”书写,使文学的二元空间结构演绎成文化时间的结构并置.在城市与乡土的双向审视与批判中,从《废都》的“废城”到《秦腔》的“废乡”,“双废”表现的是“家园无何处”的审美现代性困境,内中体现了叙事者文化心理根植与调适、文化身份焦虑与认同、城乡情感与家园归依等问题. 相似文献
50.
马春花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6):71-75
上海旧日繁华梦是一个后革命时代的大众文化成就的乌托邦梦幻。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想象在前革命时代的上海以及后革命时代的上海之间获得了符合历史的目的性。但是,革命作为一个潜意识是这个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今与昔,甚至包括未知的未来都不可能是一个未受革命影响的空间。作为"共和国之女"的王安忆,其小说中的上海怀旧,凸现了革命对于上海和中国的影响,并在文本中建立了一种社会主义的布尔乔亚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