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孙艳玲 《社科纵横》2009,(7):162-164
呼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言语交际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呼语的使用,不可避免地要反映社会风俗和社会观念,使社会生活里存在的男女之间的各种差异表现出来。本文着重对汉语及英语呼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2.
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上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身处特定环境中的学前教育教师以及图画书、教学媒体等仍然带有较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等性别刻板印记。为此,国家需要在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教育,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性别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教师性别平等教育的培训网络平台,以现代性别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对儿童生理差异的尊重,设计出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性别教育课程,全面有效地实施性别平等教育。  相似文献   
23.
性别语言是语言学家们长期关注的课题。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是语言中存在性别歧视的因素之一。女性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识形成了言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词法、句法和语义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25.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175-181
近代西方法学倡导自由平等博爱之际,受主客观条件限制,难以思量和顾及两性在实现平等时存在的落差。自由女性主义法学铺陈出主流平等观存在的性别盲视缺陷,通过主张女性也属于"个体"概念中的一部分和矫正带有性别歧视的法律这两个重要的实现途径。自由女性主义法学的平等观改善了女性的参政权、就业权、教育权、夫妻身份权和监护权;但难免存在由于过于强调两性相似面和形式平等而导致忽视两性差异和忽视实质平等的缺漏。在我国女性法律地位仍低落不高、性别就业歧视仍盛行不减的当今,自由女性主义平等观之得失无疑可以成为纠偏之良鉴。  相似文献   
26.
英、汉语中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反映在词汇本身以及社会生活中,女权主义者们为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对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28.
2012年7月,女大学生曹某以平等就业权被侵害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就业促进法》生效后第一个性别就业歧视案件,标志着对性别就业歧视的司法维权的开始。我国应对相关立法进行完善,通过建立反歧视的专门机构、完善歧视案件举证责任的规定,将招聘阶段作为反歧视的重点等举措来减少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德语中出现的成对表达、中性表达以及其他改写形式,均有助于体现语言上的两性平等。要彻底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只有从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着手,改变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30.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 (表现在词缀、词汇、称呼、俗语、谚语、隐喻等方面 )反映了英语国家中性别歧视问题。这些现象是由历史、社会、心理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2 0世纪 6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对性别歧视语言进行了诸多改革 ,使英语发生了许多变化。笔者进行了一个旨在研究这次运动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的影响的调查 ,认为语言改革只是一种表面的变革 ,只有现实生活中女性地位提高了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才会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