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8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管理学   1271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311篇
人才学   241篇
人口学   72篇
丛书文集   4685篇
理论方法论   796篇
综合类   10560篇
社会学   1198篇
统计学   38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462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400篇
  2015年   681篇
  2014年   1186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1178篇
  2011年   1255篇
  2010年   1291篇
  2009年   1354篇
  2008年   1626篇
  2007年   1256篇
  2006年   1027篇
  2005年   859篇
  2004年   716篇
  2003年   631篇
  2002年   535篇
  2001年   534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姜异新 《齐鲁学刊》2004,(3):159-160
"否定主义文学史观"强调文学对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穿越,呼唤文学史家回归到独特而不是规律;以"经典关系结构"代替文学的"文化时间结构",最终建立一种从古至今的中国文学史。这使其成为一种很有学术潜力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132.
货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认识货币的稀缺,将促使人们关注货币资源的最优配置;理解货币的双刃,让人们既要强调"经济增长率意识",更要增强"货币增长率意识",从而充分发挥货币对经济增长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汉语研究一直重规词语理据的考释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近代以来因受语言任意论的冲击,汉语理据探求一度发生断层,既没有将其研究对象从古汉语单音词扩展至现代汉语双音词,也未能由具体而微的词语理据剖析过渡到高屋建瓴的汉语理据学构建.不过受益于当代语言学的“认知功能转向”,国内学界最近出现新兴的理据研究势头——汉语理据学正粗具雏形.它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有:理据与内部形式密不可分,但二者非同一概念;单音词有理据却无内部形式,而复合词既有理据亦有内部形式;复合理据析探从原子理据和分子理据入手,同时可进行多样分类;理据和任意是两条共同支配语言和谐演化的管控原则.围绕这些核心问题而雏建的汉语理据学必能继承传统,给力现在,开启未来,最终成长为一门解释力充盈的新学科.  相似文献   
134.
杜甫是一位直面大时代沉落的大诗人。时代的沉落和他的诚实刚毅的诗品发生碰撞,形成了中国历代诗人的写作中跟自己的时代联系最紧密的一种诗品。在对大时代沉落的体验和书写的精神联系中,杜甫对中国的诗学贡献了三个关键词,形成了三种诗学的传统:第一个关键词是“诗史思维”,他把诗歌的描写伸进了动荡不安的历史发展的潜流和脉络之中,开创了一个用诗来见证历史的传统。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沉郁顿挫”,他精心地锤炼诗歌的意象和篇章肌理,以泪为珠、以血为碧的苦心,凝思着沉重的生命的呻吟和情感的热力。第三个关键词,就是“耽佳句”,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把诗歌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呕心沥血地发挥中国语言、语境和诗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5.
三峡库区人才资源开发既关系到库区百万大移民任务的顺利完成 ,更关系到库区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库区的人才资源 ,必须从三峡库区的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入手 ,提出三峡库区人才资源开发应采取的对策。三峡库区特殊的区情、人才资源现状和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 ,决定了库区人才资源开发的系统和长期。因此 ,三峡库区人才资源开发需要采取政策开发、培养开发和使用开发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该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36.
林克勤 《中州学刊》2022,(2):158-165
认知传播研究在中国经历了30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理论框架,逐渐显现出传播学未来演变的中国特征,被认为是传播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分支。认知传播学的三大价值题域包括:对人文视角、人际关系和非实体空间的发掘,坚持了一种从主体升华为主体间的人文主义进路;把体验作为人类传播实践的中心,涵盖了从意向中认知世界的直接体验和着重于阐释传播的间接体验;认为所有进入人脑的事实和意义都经过了知识、经验、情感、立场、爱好等主观因素掺和施效下的心智的加工改造。  相似文献   
137.
古代意象性思维方式在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思维是一种主观情愿与外在物象相融合的思维方法,在创造中国古代表意文字的过程中,意象思维方式也以其观象比类的认知途径,规范着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历史进程,引导着中国人在造字过程中的审美观念与方法。重新品味其在中国文字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体察其背后的逻辑方法论原则、审美观念、技术方法、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我们就可以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不断增强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8.
二元对立中,对立的两项总是不对称,这个现象很早就被人注意到。钱锺书《管锥编.老子王弼注》论卷中有长文,其中引魏源《古微堂集》:天下物无独必有对,而又谓两高不可重,两大不可容,两贵不可双,两势不可同,重容双同,必争其功。何耶?有对之中,必一正一副。钱锺书评论魏源这段话,指出此为  相似文献   
139.
当今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的中国,仍遭遇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尴尬。本文从文化全球化视角,以CCTV-NEWS外宣语言及策略为研究基点,分析国际话语权六个变量要素中的文本(话语内容)和沟通(话语平台和策略),探究如何通过国际话语权的话语质量及媒体外宣策略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0.
贾庆军 《殷都学刊》2011,(3):136-141
在考察黄宗羲关于"天"的概念时,我们会发现他提到了两种"天"的概念:一是他认为"天"即"气",是万物的始源;一是他认为"天"即"理",是万物的主宰。这两种概念是不冲突的,毋宁说是互补的。无论是"气"之天还是"理"之天,终归是一天。"理"之天不过是"气"之天的一项重要功能的体现。而这就展示了东方哲学的独特逻辑,即部分与整体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