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21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321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646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进  邹国勇 《东岳论丛》2006,27(5):5-13
欧盟的民商事管辖权规则经历了从《布鲁塞尔公约》到《布鲁塞尔条例》、《布鲁塞尔条例Ⅱ》和《布鲁塞尔条例Ⅱa》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欧盟所确立的直接国际管辖权制度从一般民商事领域延伸至特殊民商事领域,并以多种连结点作为确定管辖权的依据,而且,管辖权规则在立法形式上实现了由公约向条例的转变,强化了欧盟法的直接效力。  相似文献   
102.
买卖契约的效力是指买卖双方当事人在契约中的权利和义务.由于买卖是完全的双务契约,一方的权利就是他方的义务.因此,买卖契约的效力主要表现为买受人和出卖人的义务.权利转移与风险承担的特殊规则是罗马法买卖契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买卖契约效力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3.
土地登记效力是土地登记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了我国土地登记效力体系的缺陷、探讨了我国土地登记效力体系构建与完善的现实约束 ,并以此分析为基础 ,对我国土地登记效力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4.
1999年10月1日后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经借鉴了当今发达国家先进的合同法立法经验和国际惯例,但与其它国家和有关国际公约的立法相比较,若干条文和规定仍然是粗线条的。文章以《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为例与我国合同法对比,探讨了我国合同立法在合同的成立、合同效力问题、精神损害赔偿、“意外条款”的效力、合同的解释等方面的一些缺陷,以期对我国合同法的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5.
按现有立法,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均是登记。但立法上却有不登记的例外,实践中也有这种需要。如果法律上能够明确,在一定条件下,不动产的物权变动可以以登记外的公示方式存在,它对于保障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了减少负面效应——实施这种公示方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二重买卖、重复抵押等,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6.
国际法作为规范国家间交往的行为准则,它与国内法相比较在效力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影响国际法效力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体现为国际政治关系、国际经济状况和公共利益等几个方面,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考察,要使国际法的效力得以真正发挥,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根本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相似文献   
107.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可分为自愿性终结信访程序和强制性终结信访程序两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的效力,就是接处信访案件的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作出信访案件终结结论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信访案件终结的效力有,消灭涉法涉诉信访实体法律关系的效力;消灭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职能部门接处信访案件的职权和职责的效力;消灭涉法涉诉案件信访行为合法性效力;引起行政处罚法律关系产生的效力;引起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效力。适用信访案件终结效力制度应注意,处理实体性信访诉求应该坚持法治原则,区分困难照顾、帮扶、救济与法律责任的关系;严格执行信访案件终结制度;注意区分依法行使信访权和违法信访性质的不同;注意合法信访与维稳之间的关系;严格依法惩处违法信访行为。  相似文献   
108.
在解释公民与国家的新型关系时,由于存在历史事实上的困难,诉诸“明确的同意”(overt consent)显然不那么成功,诉诸“默示的同意”(implied consent)似乎更合理。然而,问题在于,按照后者,要保证同意的效力,就必须以“自愿性”或者“意图性”为必要条件,可现实的情况却未必都是如此的,因为人们对政府的行为予以默认的理由有时是非常“工具性”的。   相似文献   
109.
选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典型国家:德国和英国,比较其在立法和司法中如何救济在法定形式上存在瑕疵的合同效力。德国的效力设计是在一个原则性的强制性条款之下,在实务中充分运用履行治愈规则和诚信原则进行个案的公平性校正。英美法则很宽松,法官往往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灵活地运用部分履行和禁反言原则进行衡量和判决。通过对比提出,德国模式较为适合我国的实际。因此,中国立法中应当重新构建履行治愈原则,司法中应谨慎运用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110.
《公司法》第十六条不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强制性规定",其只具有拘束公司内部行为的效力,而不具有拘束公司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的效力。根据利益衡量原则,公司违反了该条规定对外担保,担保合同应为有效;但为了保护公司中小股东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公司相关人员应当依据公司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符合条件的情形下,公司其他债权人还可以行使撤销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