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56篇
  免费   1186篇
  国内免费   176篇
管理学   3230篇
劳动科学   258篇
民族学   8217篇
人才学   901篇
人口学   253篇
丛书文集   10197篇
理论方法论   1762篇
综合类   21617篇
社会学   3234篇
统计学   449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987篇
  2022年   1030篇
  2021年   1148篇
  2020年   937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835篇
  2016年   1036篇
  2015年   1433篇
  2014年   3312篇
  2013年   2851篇
  2012年   3335篇
  2011年   3467篇
  2010年   3170篇
  2009年   3222篇
  2008年   3936篇
  2007年   2840篇
  2006年   2405篇
  2005年   2373篇
  2004年   2363篇
  2003年   2165篇
  2002年   1620篇
  2001年   1534篇
  2000年   1097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318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迁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华夏与四夷都是黄帝子孙的诸族同源观和华夷有别的华夏中心观。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强调的是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民族统一。这是先秦以来、特别是春秋战国以来民族融合轨迹的直接反映,也为中华民族进一步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以后,诸族同根、中华为尊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于中华民族融合为一个整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精神动力的作用。本文依据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精神动力理论”的论述 ,阐述了精神动力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在不同社会制度中的精神激励作用。指出了学习、研究和宣传精神动力理论 ,对于加强与改善思想政治工作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3.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要素的良性循环是民族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由于长期来突进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民族贫困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盲目开发,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了上述四要素的非良性循环.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民族贫困地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7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四川民族地区正面临市场经济的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对市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把握市场经济的机遇,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才能建立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75.
推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深入分析了推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因素,并指出加快民族地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76.
在族际交往中,经济文化交流仅展现交往主体互动的表征,心理感受及其支配的社会行动才是交往主体互动的本质。通过对江浙沪粤4省市19个少数民族的研究发现,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文化冲突等现象依然存在,其原因是"内卷化"的交往圈降低了族际交往互动的主动心理,跨文化交流障碍使族际互动双方产生了双向排斥心理,民族形象污名化使族际互动双方构筑了心理防御墙。这种民族心理距离现象不利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延滞了流入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入。探索弥合族际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构建跨民族身份的民族团结心理机制,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华梦"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977.
对民族高校学生现代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始终是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部分民族高校学生的深入调查,发现其人格现代化总体水平较高,但是存在着现代意识与行为偏离、理想主义色彩较为浓厚以及不同民族的学生现代人格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其中转型社会的现实影响,多元文化、历史的影响和教育因素的缺失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8.
论跨界民族问题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区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跨界民族与跨境民族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跨界",而在于主动和被动的区别,跨界民族是被国家主权政治分割的产物,而跨境民族是民族主动跨境即移民的结果。有人把民族理解为政治实体,有人理解为文化实体。跨界民族必然否认跨界民族的成立而用跨界人民来代替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则证实跨界民族的成立。一般来讲,跨界民族问题远比跨境民族问题要严重得多,但不排除特殊例外,如"9·11"事件。"9·11"事件是跨境民族问题而不是跨界民族问题。引发跨境民族问题的主要条件是跨境民族与所在国的文明的不兼容或不相容。  相似文献   
979.
在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约翰·邓恩进行了别离与情爱的哲学思辨,由此说明情侣间应该把他们的别离看成只是躯体上的离别,而非精神上的分离.精神爱情之美是本诗的思想感情线索,贯穿着全诗的语言表述和信息传送,也决定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和整体美感.  相似文献   
980.
以香港的身份政治为背景,探讨香港国际学校是如何在一种奇特的身份政治中运作,以摆脱民族国家认同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