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89篇 |
免费 | 281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17篇 |
劳动科学 | 396篇 |
民族学 | 520篇 |
人才学 | 234篇 |
人口学 | 237篇 |
丛书文集 | 2437篇 |
理论方法论 | 1552篇 |
综合类 | 12230篇 |
社会学 | 2027篇 |
统计学 | 2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368篇 |
2022年 | 340篇 |
2021年 | 418篇 |
2020年 | 394篇 |
2019年 | 305篇 |
2018年 | 145篇 |
2017年 | 317篇 |
2016年 | 377篇 |
2015年 | 569篇 |
2014年 | 1892篇 |
2013年 | 2017篇 |
2012年 | 2595篇 |
2011年 | 2291篇 |
2010年 | 1697篇 |
2009年 | 1503篇 |
2008年 | 1378篇 |
2007年 | 713篇 |
2006年 | 621篇 |
2005年 | 838篇 |
2004年 | 785篇 |
2003年 | 655篇 |
2002年 | 726篇 |
2001年 | 468篇 |
2000年 | 112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文瑜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40-44
通过对中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对比,指出解决问题的基础在于确定社区矫正之对象选择方法;通过对社区矫正与其他刑罚方式的比较,指出确定社区矫正对象需要在犯罪人格视角下进行;通过对犯罪人格的剖析,最终提出了社区矫正对象选择的路径,即以犯罪人格的区分来选取社区矫正的对象。矫正当局应当通过一系列法律制度、人员配置、经费划拨、机构设立,来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正确选取,以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和任务,体现人本主义关怀,使得犯罪人能够得到适宜其改造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52.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的养老模式正朝着社区居家养老迈进。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着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人员配置不足、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老年人参与不足等问题。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发展,建立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公寓、老年医疗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养老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鼓励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3.
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是一个关乎社区治理绩效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主体间存在着权力冲突、关系混乱的状态,不利于推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社区治理明显的"行政化倾向",而这又根源于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以及文化观念的影响.要理顺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需要综合平衡各种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54.
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区的发展现实,需要向现代治理方式转变。根据治理的基本要素和特征,社区公共服务治理框架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公共服务决策、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服务供给过程、公共服务的效果。但现有案例表明,社区公共服务决策、供给过程和公共服务效果评估,与公共服务的治理要素不完全符合,这成为阻碍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关键问题。同时,这也与政府的公共政策体制、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权力结构与职能分界、社区公共服务制度有着重要关联。因此,社区居民有效参与公共服务决策、多元主体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权责分工与协同合作法治化、公共服务效果监督评估的制度化等,是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5.
教育公平是世界变平的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是相当薄弱的,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基层和农村,实践平民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电大教育因异化而面临挑战。借鉴国外社区大学的经验,结合中国的现实,实现电大教育向社区教育的转变,是新时期平民高等教育创新的进路,也是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化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56.
57.
58.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正探索实现善治的途径。善治的实质在于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公民社会正在城市共同治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参与者身份。公民社会形成的内在基础是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政府组织当然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但政府无力也无法直接去培育公民的政治参与的能力。当前,只有发展社区民主是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发展社区民主、构建和谐社区首先要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组织平台;其次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在动力;再次要探索新型的政治动员模式,引导公民理性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59.
"群众参与"模式是建立在国家与社会高度统一、国家对资源的高度控制和垄断基础上。"群众参与"往往是出于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的需要。而在社会转型期,国家与社会逐步分离、市场经济唤醒了民众的利益意识和权利意识、"单位人"开始向"社区人"转化。在实行社区自治,建设基层民主的背景下,政治、社会、经济的诸多变化要求社区参与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即从"群众参与"走向"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