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6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55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1188篇
社会学   29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说个大概念,学画者以学识、修养为上。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天地、自然为师,以“我自用我法”为宗。若持进取,必得山川、万物之清逸之气,而不以低级趣味为伍,不以媚俗之态入画;若自遐屈,即有不劣习气入其肺腑。  相似文献   
42.
陈丙利曾先后工作于湖南衡阳师范学院和中国书画报社。南开大学艺术博士,师从尹沧海教授。2004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10年获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2004年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天津区优秀作品展2005年参加首届中国写意画展2006年参加黎昌第四届青年中国画年展金奖2008年参加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2009年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天津区作品展2011年东方既白——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11年参加墨迹·心迹中国画作品三人联展2012年参加中意韩名家佛罗伦萨精品展2013年参加澄怀观道——陈丙利山水作品展  相似文献   
43.
中国宫廷画院体制由蒙古人传播到波斯,对波斯细密画书籍插图艺术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3—17世纪,宫廷画院在大不里士、巴格达、设拉子、赫拉特、马什哈德、布哈拉、伽兹温、伊斯法罕等各大城市相继建立。画家们依附于宫廷画院,领享俸禄,依照各自效力的君主的旨意和审美情趣为经典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绘制插图,由此形成不同的细密画流派。16世纪,细密画和宫廷画院体制从波斯传播到印度莫卧儿伊斯兰王朝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促进了该地区文化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波斯—阿拉伯、莫卧儿、奥斯曼的国家文化建设中,宫廷画院曾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提供雄厚的经费赞助,使细密画书籍插图成为伊斯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44.
常青 《中国民族博览》2016,(20):187-188
时代变革,人们回归本真,对生活的细节和本质更加关注,绘画者站在怎样的角度来审视世界,通过颜料在画纸上的涂抹传达着他的思考,怎样才能更有力的表现,发现就是看万人之所见,想无人之所想.很多情况下,创造力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触不可及,在绘画中,创作力是一种创新思维,往往是各种颜料的调配和线条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45.
纳博科夫是一位视觉艺术大师,这是理解其小说创作的关键.纳博科夫反复声明自己天生是画家,具有特殊的听音辨色的“色彩听觉”天赋,其作品运用文字呈现出五光十色的艳丽色彩.纳博科夫对古往今来欧美列国的画家画作了然于心,其创作过程即如作画般在纸张的画布上挥毫泼墨,实践着“诗如画”的书写传统.除了斑斓的五彩世界与绘画般的文字书写,纳博科夫的小说还大量借鉴了电影叙事技巧.在文字与视觉艺术之间,纳博科夫自觉且自如地进行着空间书写.  相似文献   
46.
周刚不仅是位身怀儒雅之风的艺术家,还是位满怀艺术理想和使命感的儒士。作为当代中国水彩界的中坚力量,他以一种强烈的学院精神和务实理念投入到自身的艺术创作以及各种学术活动中,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赢得了广泛赞誉。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探索,周刚使自身在自觉而有深度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感悟的双重作用下,具备...  相似文献   
47.
马文祥 《回族研究》2012,(2):137-141
编者按:曾杏绯,又名曾瑜,女,1911年出生,回族,江苏常州人。从画70余年,以工笔没骨花卉见长,尤其擅画牡丹。作品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六、八届美展和《百年中国画大展》,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女画家作品选》《中国当代女美术家作品选》等大型画册,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等收藏。她是清代以来中国画坛最长寿的女画家。目前,在宁夏党政领导的关怀下,"曾杏绯绘画艺术馆"已经立项并在银川筹建。  相似文献   
48.
《家庭科技》2014,(9):F0004-F0004
赵秀云.字凌霄,号牡丹、芊雨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委员,中国民族书画院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1947年出生于山东海阳市.自幼习画,长期专注于中国画的研究与探索在绘画技法上.既吸取了历代画家的传统精华.又擅于推陈出新写意花鸟画赢得诸多赞誉.尤以牡丹为最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书画大展,并获金银奖作品作为国礼多次被赠送给国际性会议各国代表团,如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第二届APEC国际贸易博览会等部分作品被编入《当代书画精品集》《世界美术家传》《全国名家书画精品集》等书籍中。  相似文献   
49.
李铁夫是我国接受西方美术教育的第一人,其画作具有典型的华侨文化色彩,具有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开放兼容的人文意识、开拓创新的塔索意识。  相似文献   
50.
瞿慧 《管理科学文摘》2009,(19):200-200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服装设计这一新兴的文化形式很快受到国人的瞩目和青睐。各类层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来,服装专业毕业生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可贵的基础。然而,随着毕业生社会信息反馈,服装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专业教育重艺术,轻技术,重纸面效果,忽视服装的内涵本质等。由于许多院校初期的服装教学是由搞绘画艺术的美术教师或搞染织的工艺美术教师担任,学生所接受的训练多是美术基本功和服装画的描绘技法,而服装设计所涵盖的艺术与技术的内在联系没被更多地意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