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37篇
劳动科学   67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172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484篇
社会学   99篇
统计学   1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近些年来一直保持持续稳健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教育投资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近十几年的情况来看,全国教育投入总量从1991年的731.5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9815.31亿元,若不考虑价格因素.2006年教育投入总量是1991年的13.4倍,年平均增长18.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617.8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6348.36亿元.年平均增长16.8%.  相似文献   
62.
随着失能老人数量增加,全社会养老压力日益加大。如何选择与养老需求相匹配的照护方式,对失能老人的健康福祉乃至死亡风险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CLHLS)2008~2018年的4期追踪调查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了不同长期照护方式选择对失能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如下。(1)照护方式对轻度失能老人的死亡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对于非正式照护,正式照护会显著降低轻度失能老人的死亡风险,尤其会显著降低女性、无配偶、接受过教育的失能老人的死亡风险。(2)在正式照护中,接受机构照护者的死亡风险显著低于接受社区照护者;在非正式照护中,由配偶照护的老人死亡风险比由子女照护的老人更低。通过探讨长期照护方式选择对中国失能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及其差异,文章检验了既有照护理论的经验推断,为发展和完善照护理论提供了经验依据,研究发现有望为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体系、完善保障失能老人的福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3.
论刑事扣押的司法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诉讼中,由于财物持有人与权利人分离的可能性,以及财物价值的利益引诱等缘由,刑事扣押在干预公民财产权利、破坏司法信度的风险上高于其他程序性措施,并且因为刑事扣押的复杂性,难以依靠确立扣押规则等单一手段控制这一风险。管控刑事扣押风险应当构建综合性司法控制体系,首先应以程序性目的为控制原点,其次应依比例原则合理确定扣押客体范围,选择强制力程度适当的扣押手段,再次,须注重刑事扣押决定主体和实施主体之前的权力制衡,最后,考虑设立弥补扣押干预的救济体系,完善对刑事扣押的事后控制。  相似文献   
64.
数字经济时代,包容审慎监管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着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体到互联网平台监管领域,包容审慎理念所体现的比例原则内涵,要求立法者在具体监管模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不同互联网平台间的差异并区分配置合理的义务体系。在比较法视野下,欧盟《数字服务法》创造性依平台用户规模差异,配置梯度式平台义务和监管责任体系,实现风险防范目标下比例原则的精细制度安排。比较而言,我国平台分级监管初现雏形,实体与程序规定设置对平台监管目标实现仍存在距离,强分类分级监管理念与弱治理规范设计的格局尚未打破。从算法透明与数据报送两个方面课以超大型平台额外的勤勉义务,并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完善相关实体与程序规定,有利于处理好平台经济发展与政府有力监管的关系,实现政府监管与平台自我监管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65.
生育权兼具基本权利与人格权的属性,在《民法典》第990条第2款“其他人格权益”的涵摄范畴内,适用《民法典》人格权编调整。人格权具有专属性和平等性,这就决定了任何自然人,无论男女、是否结婚,都平等地享有生育权。同时,男女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使得生育权的实现具有冲突性,需要男女两性分别享有的生育权,通过协作才能实现生育目的,这也决定了自然人平等享有的生育权在具体行使规则的构造上存在着不同于其他人格权的特性。基于此,在民法规范的具体构成层面,可以男女两性结合的具体情形为标准,将生育权的行使规则分别置于自然生育和人工辅助生育两种场合进行讨论。由于生育权的行使同时也涉及对代际公平、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因此在围绕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理解具体的生育权行使规则时,亦应注意自然人生育权实现在消极面向与积极面向所面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在解决积极面向的利益冲突时,法官可以在个案审理中考虑运用比例原则来解决利益权衡过程过于神秘的问题,以在尊重自然人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66.
电液比例多路阀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十分明显,但其响应慢、精度低、控制不便等缺点也日益突出。新型数字式控制的比例多路阀弥补了这些缺陷,它以高速开关数字阀代替电液比例减压阀作为多路阀的先导控制元件。文章介绍了多路阀比例控制的原理和以数字阀为先导阀实现比例控制的优点,并用实例说明了数字式控制的原理及其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1985~2012年中国粮播比例和农民分化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职业分化与收入分化均与粮播比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粮播比例与职业分化和收入分化之间均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农民职业分化和收入分化均不利于粮食生产;而且职业分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要大于收入分化的负面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
按比例就业是我国残疾人就业的一项基本制度.公共部门率先招录残疾人实现按比例就业有利于促进残疾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本文基于公共部门性质的理论视角,发现广东省公共部门率先招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已经有所推进,但是不同公共部门率先招录残疾人就业面临的多样性问题、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多重制约和公共部门内在困境阻碍等仍然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难以有效推进.因此,提出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统筹联动作用,加强各部门与残联的联系,完善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自身能力提升以适应社会需要及推动对残疾人干部的招录和培养,挖掘适应残疾人的工作岗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9.
美国次级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银行必须加强风险控制。现阶段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是贷款的信用风险,房屋抵押贷款是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部分。文章对房屋贷款违约模型分别给出了Logistic违约模型和Cox比例危险违约模型,利用美国某州的次级贷款违约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Cox比例危险违约模型可以给出借款人每个时点的违约风险度量,相对于Logistic回归违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70.
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并不是新生事物。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起步阶段,党和政府就积极依托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予以补偿和奖励。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渐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