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69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417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当今人类社会正经历从地域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和难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能够自主掌握自己命运的民族才会在"历史中"创造历史。在人类"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下,思考当代人与社会发展问题不仅是为了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任务,更应作为中国人掌握自己的生存命运和实现未来发展的历史使命。我国以"科学发展"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题,也深刻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现实要求与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42.
阿尔都塞“断裂”说批判──兼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阿尔都塞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为界,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划分为“哲学”和“科学”两大阶段,是有见地的。但是,阿尔都塞描述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两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第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意识形态”。哲学是“意识形态”,因而,“哲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其“史前时期的错误”,只有“科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第二,他认为,这两个阶段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断裂”。因而,不是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导致他的科学发现,而是恰恰相反,马克思必须“抛弃它的史前时期的错误”,必须“同…  相似文献   
43.
孙琳 《北方论丛》2015,(6):112-117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以两种原子论比较为切入点,对抽象的“自我意识”的异化物,即宗教、各种宿命论哲学、神话进行了“三重去昧”与扬弃,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逻辑演进下复归至“自我意识”的本质“自由”之中。在“三重去昧”过程中,马克思的“自我意识”观完成了三层超越:第一,仅仅作为“实体”存在的德谟克利特的必然性原子论;第二,仅仅作为“主体”存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自我意识”;第三,仅仅作为“抽象性”的个体存在的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对象化活动具有两个层面:第一,作为其对象化活动的感性实践;第二,作为其对象化物的感性自然界。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对象化使“实体即主体”的“自我意识”的本质在辩证逻辑中获得完成。“自我意识”的本质即自由。《博士论文》开启了新的世界观,即新的现实理论视域和新的实践视域,启迪和照亮了思想的未来。  相似文献   
44.
对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及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自我接纳程度不高,对自己的评价较片面、轻率和幼稚,而对他人评价较真诚、直率,观察和评价别人的能力有所提高,对评价反应日趋成熟和分化等现状和特点。针对这些现状和特点,我们应帮助大学生拓展生活范围,增强生活体验,建立切合实际的理想和抱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并且要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靠努力地学习和勤奋地工作才能获得咸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精神上的独立性,逐渐地学会自我接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  相似文献   
45.
正义作为人类的价值观念,本身就是人类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意识,还是并且主要是人类对自身的意识。正义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而是人类在自我意识产生后的结果。人类意识的多样性决定了正义观的广泛性。人类的自我意识包括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人类集体的自我意识,正义是二者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类对于正义的自我意识经由法律来外化,通过法律来维护和实现。  相似文献   
46.
马克思指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黑格尔的圣经。《精神现象学》不仅是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文本来源;《精神现象学》描述的世界历史与中国哲学也有密切的相关性。当今的中国哲学界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哲学的对话和交流,《精神现象学》无疑是中西马对话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栏目的四篇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认识论和现代西方哲学的角度,探讨《精神现象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启迪,以期推动对这部重要经典的深入研究,以及共同文本基础上的哲学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47.
在西方哲学史上自我曾以灵魂、实体、主体、此在等诸多形态出现过。自我概念哲学演变的内在机制在于它是由古代哲学的自然反思即自我与自然的混沌状态发展到近代哲学的内外反思即主、客二分状态。到了现代哲学阶段研究自我概念的思路转换,一方面开始从理智的直觉转换为体悟的直觉,另一方面则开始从异化的、分裂的自我转换为统一的自我。哲学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哲学的人学性质日益凸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48.
马克思哲学一直以来被西方社会视为一种认知理论,由于缺乏价值方面的关怀而在与西方政治哲学进行对话的过程中长期处于失语状态。事实上,马克思的哲学恰恰体现了规范与认知的统一,它作为一种以解放全人类为终极关怀的政治哲学始终内在地包含着以人为核心的主体性维度,这在马克思最初的博士论文中就已经有所展现。尽管早期马克思还没有认识到作为现实的个人的重要性,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对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进行详细系统的阐述已经充分表达了他认为人民作为主体应当树立自我意识、反思生活、反抗强制、追求独立自由的主张。  相似文献   
49.
民族文化屏障是指不同的民族人们在交往中,基于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等文化特点和差异,以隐蔽或显现方式反映出的民族之间的相互排斥和对自身保护的现象。它对民族关系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应当通过教育等途径克服和消减民族文化屏障给民族关系带来的消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0.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探讨青少年同伴关系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