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5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768篇
劳动科学   56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168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497篇
理论方法论   318篇
综合类   3844篇
社会学   843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561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开展高校学生自我认知感和社会归属感调查研究和分析,对高校思想教育水平提高和大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江苏某高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给出高校学生自我认知感和社会归属感现状说明,并且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角度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2.
研究发现,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同中国本土油画艺术共同的催化作用下,当代油画符号化图式的产生既是一种偶然,又是一种必然。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再创作,艺术家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真实意义上的"自我"摹写,而是将这种"自我"泛化到当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体现出群化后的真实感受,也是对当下人们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3.
164.
165.
166.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据对菲利普·罗斯的《解剖课》进行了解读,围绕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讨论了主人公祖克曼的自我是如何在他者中消解与重建的,在此过程中,语言对于作为作家的祖克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出,自我本是他者,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自我的建立和存在不是封闭的,是要不断重构、完善和外部世界包括家人、族群和社会的联系的,这也反映了作为犹太移民的作家罗斯对自我身份的困顿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7.
职业希望自我是大学生顺利就业并适应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的发展逐渐得到重视。但是职业规划教育的缺乏,学校层次、城乡差距,造成了学生在获得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因此,我国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贯彻相关政策,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增加返乡就业机会;企业与社会组织应负起社会责任,促进校企合作;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一人一策;学生自身也应主动参加实践,增强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68.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或其中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高达902万人,这一庞大的数据是城镇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的特殊产物。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与限制,其需要自我调控的时间较多,需要要求留守儿童拥有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因此,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培养其自我调控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现文章主要针对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与培养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9.
韩休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57-158
本文所围绕的主题主要是从我平常的油画创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感悟,我主要是从两大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方面是情感在油画创作中的表达,另一方面是在油画创作中情感的表现形式。根据情感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通过构图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一类是通过造型语言来表达情感,还有一类是通过色彩语言来传递情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0.
村上春树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彰显着现代社会的都市生活压力和深刻的时代烙印,书中所流露出的那份孤独和无奈深入人心,将上个世纪60年的日本都市青年内心深处喧嚣过后的孤独感再现到世人面前,尤其是其中所暗示的生活态度,能够帮助人们去面对孤独。作者不断呼吁人们去找寻自身的归宿和原点,发掘人生和自我的真谛。当那份喧嚣中的孤独变得不再可怖,也许可以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催生出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