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26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管理学   4926篇
劳动科学   1029篇
民族学   976篇
人才学   914篇
人口学   802篇
丛书文集   5365篇
理论方法论   1643篇
综合类   10661篇
社会学   1952篇
统计学   1124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549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540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682篇
  2015年   923篇
  2014年   2228篇
  2013年   1706篇
  2012年   1911篇
  2011年   2207篇
  2010年   1938篇
  2009年   2091篇
  2008年   2259篇
  2007年   1475篇
  2006年   1360篇
  2005年   1396篇
  2004年   1103篇
  2003年   1113篇
  2002年   979篇
  2001年   827篇
  2000年   651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81.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使用Ordered Logit回归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政策背景下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同时将生育意愿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探究生育政策对育龄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生育政策会影响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一类、二类生育政策较严格地区的育龄妇女倾向生育1个孩子,三类、四类生育政策较宽松地区的育龄妇女倾向生育2个孩子,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KHB方法验证了生育意愿的中介效应,发现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也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高于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这解释了生育政策放宽后,我国的生育率短暂上升后又下降的现象。总体而言,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受家庭、社会和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创造"生育友好"的家庭、社会环境并完善生育福利政策,提升妇女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282.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在计划经济时期以平均分配为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时期以效率为价值取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知识经济时期,鼓励知识创新和兑现知识价值成为新的取向。我国高校现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虽然将教师的实际贡献与薪酬分配联系了起来,但也存在薪酬结构缺陷、薪酬测量失真、薪酬激励偏移和薪酬调整滞后等问题。与岗位绩效工资相比,按“知”分配的3P-M薪酬模型改进了人力资本薪酬(P1),以补偿教师人力资本的前期投入、当期追加和后期增值;调整了岗位薪酬(P2),通过强化保障性薪酬以轧平薪酬曲线斜率;优化了绩效薪酬(P3),以解决教师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契约设计问题;新增了市场薪酬(M),以补偿因内部薪酬总量不足给教师带来的潜在损失。其中,3P重在盘活存量,M重在扩充增量,两者共同构成了3+X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283.
随着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此项实践教学在完善“形势与政策”教学体系、拓展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上大有助益。“以学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本质与“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目的一致。“以学为中心”的翻转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中心,以互联网等多媒体媒介为依托,在“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中,以“新闻一周报”“课堂模拟”“时政热点讨论”及“创新项目设计”等翻转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284.
将粮食主产区 163个地级市中部分地区先行实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因果效应、异质性以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既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也能优化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并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因变量滞后一期的稳健性检验;政策效应异质性显著,山区强于非山区,农业规模较大地区强于小规模地区,政策效应伴随着农业发展水平提升而不断降低,表现出“益贫不益富”特点;政策主要通过发展生产托管、培育服务组织和引入现代化生产要素等机制释放政策红利,进而实现推动农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85.
1943~1950年美国对朝鲜问题的政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3-1950年期间,美国对朝鲜的政策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政策提出时期,主张朝鲜成为自由与独立的国家,但遏制苏联影响的政策阴影已经隐约可见;实行遏制政策时期,企图通过建立受美国操纵的南朝鲜来阻挠朝鲜的统一,继而让南朝鲜兼并朝鲜北部而成为合法的全国政府,达到抵消苏联影响的目的;遏制政策时期,出于冷战的需要,正式提出并推行遏制政策;积极遏制政策时期,将其政策集中指向朝鲜北方的所谓“公开进攻”,比以前的遏制具有更为露骨的进攻性和侵略性,是扩张主义和遏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美国对朝鲜问题的政策及其实施,是造成朝鲜南北对立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286.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各国的政策调整都对重庆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重庆市应该扬长避短,针对世界市场特别是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产品调整、产品改造和投资调整  相似文献   
287.
区域政策与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政策与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李航星关键词:区域政策中国西部经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现有区域政策还不适应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纵向发展层次上,政策的制定主要集中在国家宏观的、具有战略性和指导性方面的区域政策,缺少地区级的、内容具体和针对性强的中观层...  相似文献   
288.
我国地区差距的形成是由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自近代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就优于中西部地区,但建国后我国曾先后实施过均衡布局战略和以加强内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大三线”建设。这种建设战略重心的设定本来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缩小其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但由于国家政策力度的原因和十年“文革”的干扰,中西部地区未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再度调整却又使东部地区加速了发展,进而加大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这对于我国生产力的均衡布局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不利的。鉴于这种现实,本文提出:应从“活化市场拉力”、“调整政策取向”、“强化区域间的比较优势”等方面着眼来调适东、中、酉部之间的区际关系,以便将我国推向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289.
政府的双重职能、股市所处的成长阶段、时代及体制背景是“政策市”形成的客观原因。但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狭义“政策市”的根本成因则在于干预股市的政府显性收益高于社会收益、显性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从而使政府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实施干预的结果是社会边际纯收益远小于零。为消除狭义“政策市”,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干预观念,准确评估收益与成本。  相似文献   
290.
预测“九五”至2010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特征,总结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差别的基本规律,提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