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0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85篇
管理学   2211篇
劳动科学   98篇
民族学   174篇
人才学   279篇
人口学   76篇
丛书文集   3700篇
理论方法论   755篇
综合类   6625篇
社会学   1107篇
统计学   655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944篇
  2013年   786篇
  2012年   1017篇
  2011年   1103篇
  2010年   964篇
  2009年   973篇
  2008年   1187篇
  2007年   925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573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强化财务监控机制防范财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已迈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经营发展将面临众多挑战,其中企业时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财务风险,本文侧重分析了大中型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及其现状,并提出了加入WTO以后中国大中型企业强化财务监控机制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42.
泛娱乐化现象是在资本增殖逻辑推动下,以技术手段将个体的剩余劳动时间以娱乐的方式纳入资本总体生产之中所形成的与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相对抗的现代文化景观。泛娱乐化现象在价值观念生成、传播、认同的全链条各环节之中,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选择,造成了价值观念侵蚀、价值观念传播的封闭化、错误思潮认同等问题。立足于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从驾驭资本逻辑、规范算法技术应用、加强主流价值观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  相似文献   
843.
江苏首创建设扬子江创意城市群,这是一种新的制度型创新和地域生产力结构优化的前瞻性探索,是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群\"的必然担当,是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并介入全球城市文化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战略创新.城市发展需要一个具有\"人文区位\"价值空间的基础,即城市人文区位的\"城市文化资本\"属性.江苏沿江八市以长江为\"轴\"和纽带,虽然隔江相望,但是都已经提出全面跨江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战略,而且能够明显地看出,在地域生产结构和格局上,以南京和苏州作为沿江八市城市群中的两个\"发展极\",形成了一个在空间区位上具有特殊优势、在文化地理空间又有共性——\"江南文化\"作为同一性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群的地域空间结构.可以通过创意产业的\"淬火\"与\"城市文化资本\"再生产,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带)关系,形成一个被发现、被创意和被整合创新的区域性经济文化共同体,构筑高端产业发展的世界级创意产业城市群.  相似文献   
844.
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外部规模效应、网络资源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等,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探索风险投资事件中的空间双向集聚特征、风险投资机构的资本集聚特征以及被投企业的产业集聚特征三类空间特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风险投资机构的空间集聚虽然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网络资源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有助于个体风投发挥更好的价值增值作用,然后超过临界值的风险投资机构反而会对创新产生一定挤出效应,最终对被投企业的技术创新呈现显著的倒U型影响;相比较而言,被投企业的空间集聚则可以显著正向提升被投企业的创新绩效;风险投资机构的空间集聚有助于突破式创新的提升,而被投企业的空间集聚则有助于渐进式创新的提升。第二,处于资本集聚程度较高区域的风险投资机构有利于改善被投企业技术创新的改善,这种改善因事件双方均位于空间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而被削弱。第三,相较于专业化程度而言,处于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区域的被投企业的多样化程度更有益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且专业化集聚主要作用于企业突破式创新活动的提升,并对其产生倒U型的显著影响,而多样化集聚则主要作用于企业渐进式创新活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45.
张可云  赵文景 《学术研究》2020,(10):67-76+178
在界定社会资本与区域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分结构、关系、认知三个维度构建测度体系,采用2007—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自治区)数据测算中国社会资本分阶段分区域的贡献水平和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中国社会资本作用日益增强,地理边界更加明显,同时表现出一定\"引力\";发达地区社会资本对当地的经济增长贡献更大,但对其他区域的带动性不强甚至形成虹吸效应,而欠发达地区社会资本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为正。未来应更好发挥社会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提升社会资本在西部区域的贡献水平,同时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区域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846.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生产性消费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资本家试图掩盖并获得工人对生产过程的贡献,而工人力图使他们的贡献得到充分承认。因此,资本与劳动的对抗建立在无酬劳动时间的占有和剥削之上。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不可见化过程仍然是一种剩余价值获取的相关方式,尤其是在平台经济中,其特点在于通过算法进行远程但无处不在的控制。重新发现这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及其在平台劳动中的表现,将有助于对工作过程转型和剩余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47.
“饭圈文化”是近年来流行于青少年粉丝群体的网络亚文化现象,一方面,“饭圈文化”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在明星榜样的带动下为社会做出了正面贡献;另一方面,“饭圈”失范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一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饭圈文化”迅速发展壮大,但随着“饭圈”乱象的频发,“饭圈”失范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带来系列批判与反思。从消费主义的视角出发,“饭圈文化”失范有着多重的消费逻辑,“饭圈文化”中的流量为王现象体现了流量消费逻辑,对粉丝群体的情感操纵则反映了其情感消费逻辑,而与商品的深度捆绑则呈现了商品消费逻辑。究其根源,资本逻辑是“饭圈文化”失范的根本动因,消费价值观异化、文化消费生态异化、消费心理异化等现实状态既是饭圈文化的生成动因,也是其现实后果。“饭圈文化”给青少年群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消费价值观,导致其消费心理的异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生态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不仅要规制资本逐利逻辑,完善市场消费监管机制,促进文化消费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要积极培育民众的正确消费价值观,推动网络亚文化的良性发展,同时还要促进大众积极健康消费心态的养成,促进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广泛生成。  相似文献   
848.
教师教育实验区的\"三位一体\"模式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探索,其实践性价值取向是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必然选择。实验区建设通过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间的联结协作,开展包括师范生培养、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培训、基础教育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但也存在着主体间文化冲突、运行机制有待理顺、利益共生和监督机制亟须建立等问题。\"三位一体\"模式需要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决策资本等领域做出进一步努力,以真正实现主体间长期、有效的联结协作。  相似文献   
849.
村庄非农化、社会资本与农民家庭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焦于社会资本影响农民收入的微观和宏观机制,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家庭—村庄”两个层次的交互模型,考察了不同生产情景下社会资本效用的差异性以及村庄非农化过程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微观层面,家庭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张能够同时提高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而社会网络结构异质性的提高只有利于非农收入的增长;并且随着村庄非农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网络的效应对于农业收入逐步减弱,而对于非农收入的影响则逐步增强。在宏观层面,村庄社会融合程度的提高仅有利于农民农业收入的增长,但随着非农化进程的推进,村庄集体社会资本在农业生产中所凸显的优势将会逐渐削弱。这预示着,中国农村非农经济的迅猛发展正逐步改变乡村社会资本的经济意涵。  相似文献   
850.
本研究采用压力知觉量表、组织承诺量表、心理资本量表、离职意向量表对328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测量,以探讨农村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对离职意向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压力知觉与组织承诺、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与离职意向呈显著正相关;组织承诺与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与离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与离职意向呈显著负相关。组织承诺在压力知觉与离职意向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而这一中介效应受到心理资本的调节。即组织承诺的中介效应发生在心理资本水平较低的教师中,而在心理资本较高的教师中这一中介效应并不显著。最后,本研究从如何降低工作压力、提高组织承诺、开发心理资本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减少农村幼儿教师离职意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