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5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89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659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19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决策》2014,(1):22-22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选择若干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  相似文献   
32.
正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指法律规定的农村集体权属的所有土地(包含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农村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道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用、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和"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33.
在学界,对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问题存在一定的分歧,在司法实践领域,法官们则意见比较统一,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农户,而不是农民。通过对文义解释等解释方法的运用,笔者认为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民个人而不是农户,农民个人享有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利。  相似文献   
34.
数字快报     
全国:“三大需求”对GDP贡献率分别为47.5%、53.2%、-0.7% 数据显示,上半年“三大需求”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为: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47.5%,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532%,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0.7%。“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分别是4.6、5.1和-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5.
农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流转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型”到“市场主导型”农地信托的演变。目前的农地集合信托计划与此之前的农地信托流转模式相比,采取金融化与商业化方式改造农地信托,引入信托公司对农地进行信托管理,既强化了农地信托流转的市场化运作,改变了一直以来被诟病的政府主导型农地信托流转的弊端,有利于发挥信托公司强大的信托管理优势和资金优势,又能更迅速地集合更多土地,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未来农地信托流转将遵循市场为主导的农地集合信托方向;以农地事务管理型信托为主,农地资金信托为辅的信托方向以及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6.
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与主体看待该政策的态度密切相关。研究1基于1 002份有效问卷,引入态度的三维度模型,将农业主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态度分成认知态度、情感态度与行为态度。结果显示:主体对土地产权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贷款政策的认知程度不高;对政策具有较高的满意度,认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难问题,增加农业收入;但利用政策贷款意愿度并不高。研究2基于857份农户和145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效问卷,选用态度强度以及态度中心性,对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态度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农户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态度强度与中心性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态度强度上,行为强度差异显著,认知强度部分显著,情感强度不显著。中心态度上,农户的中心态度是认知态度,而新型经营主体是情感态度。此外,对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意愿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影响贷款意愿的态度具有差异性。可见,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态度差异是影响贷款受益群体不均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农地信托中信托财产的性质为何,农地信托设定后信托财产所有权是否发生变动,已困扰我国学界多年.目前既有的承包权—权利转移说、承包权—权利不转移说、租赁权—权利转移说等多种学说均未能完美解决农地信托的理论谜题.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为解决上述谜题提供了新的机遇.将农地信托中信托财产界定为农地经营权,并将这项权利配置为"高度物权化的债权",有利于彻底解决农地信托的理论谜题.  相似文献   
38.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是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改革试点"分析框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嵌入到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的实践中进行纵深观察。案例研究发现,农户退地意愿是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行为合法性的有效来源;财政兜底式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路径面临较大经济风险;农业开发项目先期进入是影响退地后续利用的关键因素;改革试点结果显示退地过程并未引发农户彻底离村、进城。鉴于此,进一步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应尊重异质性改革需求,渐进式推进改革;重视改革路径的可持续性,有序推进改革;构建"农户预退出+集体收储+挂牌招商"机制,实现退用结合的长效改革;注重配套改革,统筹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39.
伴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发展,边疆民族地区不同民族间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也日益增多,此类纠纷因合同流转主体民族多元、流转期限过长、流转价格过低等因素在履行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流出方通常诉请法院解除或变更合同。审判中合同稳定性与情势变更之间的法律适用问题日益凸显,对此需要从法律、民族、社会的视角进行综合考量,在明确审判思路的基础上能动司法,提出规范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40.
农地撂荒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条件下,农户非农化带来的农地撂荒问题需要通过农地流转来解决.确权颁证增强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和排他性,在农地流转便利、流转收益较大的情况下会促进农地流转,进而减少农地撂荒.采用四川省9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区市426户农户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