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5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79篇
管理学   2329篇
劳动科学   270篇
民族学   90篇
人才学   190篇
人口学   108篇
丛书文集   3082篇
理论方法论   668篇
综合类   5898篇
社会学   911篇
统计学   255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1000篇
  2013年   848篇
  2012年   1048篇
  2011年   1145篇
  2010年   1135篇
  2009年   1139篇
  2008年   1164篇
  2007年   886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482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记者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反映出社会力量及记者自身对记者职业活动的不同把握与理解,在新闻实践中往往会造成记者的角色偏差与道德缺失。从微观上看,解决矛盾与冲突的办法可能在于:以古今中外的伦理道德观为理论依据,以新闻采集过程中面对的具体情况为现实依据,以不违背社会良知,不侵害公民的生命权、隐私权为行为原则。从宏观上来看,新闻业与记者角色的正本清源,新闻媒介的行业自律,社会控制体系对媒介的综合监督等等措施,对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矛盾,使各方力量达至均衡,从而形成媒介权力与社会效应的和谐统一,是目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2.
警察违法暴力行为,包括刑讯逼供等职务暴力,也包括其他非职务暴力。警察违法暴力根源于警察权的天然暴力性。人们对警察的畏惧与对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警察违法暴力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而司法授权、司法监督、司法救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位以及现行警务管理体制的弊病则在制度上催生了警察违法暴力。此外,警察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治警察违法暴力,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更是一个法治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73.
在中国封建社会,唐朝的诉讼制度是比较完备的。其中尤以法官责任制度最为严密。本文作者对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并指出由于其阶级的局限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该制度未能在司法实践中真正贯彻,但总结这一制度的得失,对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仍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74.
该文从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责任感的种类 ,指出了外在的责任是个体责任感形成的根源 ,并从心理学角度对责任感形成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5.
《学衡》杂志以“论究学术 ,阐求真理 ,昌明国故 ,融化新知”为宗旨 ,对 2 0世纪初期的学术弊端提出了严厉批评 ,并在此基础上呼唤对真正的学术精神的追求 ,即自信、自得、贞操、求真、审慎、创造、社会关怀和追求文德之精神 ,同时提出了学者对于前人、今人和世界的责任。  相似文献   
76.
表见证明是证明评价中对经验规则的适用。它反映了推定的作用,但与事实推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见证明不是证明标准,而属于证明评价的一部分;表见证明不同于完全证明和释明。表见证明的成立必须以反证不力为标准,法官可以依表见证明所确认的案件事实来做出判决。  相似文献   
77.
在阐述归责的历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对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英美刑法中确定的严格责任制度加以探讨 ,并分析了严格责任与其它归责责任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在我国刑法实践中严格责任的应用作了确认。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如何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即准确定位、规范行为、加强协调、重视审计成果利用等.  相似文献   
79.
网络世界中的侵权行为,总体上不宜适用严格责任,而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的判断标准和方法上,对故意侵权可采用心理分析方法,而对过失侵权则宜采用注意义务检验法.  相似文献   
80.
“错案追究制”自90年代在我国各地法院全面建立以来,争议颇多。笔者认为,基于目前中国的司法状况,“错案追究制”确有存在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对“错案”的认定却陷入一个误区,即以权力为标准,而不是从案件本身找依据,致使该制度在执行中,既未能有效发挥监督警示作用,又加大了法官压力,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而完善此制度的关键是在于理顺“错案”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