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7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919篇
劳动科学   3775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618篇
人口学   154篇
丛书文集   1802篇
理论方法论   459篇
综合类   2972篇
社会学   858篇
统计学   22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792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1042篇
  2008年   1300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477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编辑同志:我于2007年8月由北京某公司调入到天津公司(同一个法人),但仍在原单位上班,而劳动关系隶属于天津公司。然而,从2007年8月到现在,公司却一直没有跟我签合同。  相似文献   
22.
《领导决策信息》2008,(10):22-22
今年初,在天津市卫生部门和社保部门之间,一场重要的工作移交正在谨慎低调地进行。最近一期的《财经》杂志报道,2007年底,天津市政府正式做出决定,将本市12个涉农区县的"新农合"工作全部移交至社保部门。目前,天津市劳动和  相似文献   
23.
劳动立法首先具有法律的一般价值取向即应当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本质要求,应当代表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包涵人类道德价值取向的一般理念,应当反映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要求.其与其它部门法相区别的特殊价值取向在于对劳动者群体给予倾斜保护,着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尊重劳动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同时强调国家的适度介入;在适应市场规律要求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与实质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24.
都江堰市劳动保障局在推进对受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中.把就业援助工作点设到每个灾区群众安置点,挨家挨户入户登记,不留盲点,力求让每位有就业愿望的受灾群众都有适合的岗位。据了解.全市共设置了12个就业援助工作点,已帮助300名受灾人员走上了保洁、保安、炊事等工种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已经2008年9月3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6.
为了做好汶川地震伤员在紧急救治阶段结束后的后续医疗(包括康复医疗)工作.明确相关费用渠道和基本办法.根据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下达医疗卫生补助资金的通知》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卫生厅、省残疾人联合会最近发出通知.就汶川地震出院伤员后续医疗有关问题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27.
6月4日中午,刚刚抵达成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顾不上吃午饭,立即与先期来川的副部长张小建率工作组在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张成明、省人事厅厅长叶壮等的陪同下,冒着余震、塌方、飞石的威胁,驱车直奔“5.12”特大地震的震中汶川映秀镇。  相似文献   
28.
“四个尊重”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有利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一步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四个尊重”是对我国现阶段劳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作用深化认识的结果,是对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先富带后富”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贯彻“四个尊重”必将最广泛地调动一切劳动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9.
辩析知识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需要确认一个前提:商品的价值是指隐藏在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共同物。在此前提下,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不仅不能被否定,而且能够揭示知识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本来面目:即知识作为过去劳动的产品,是因劳动的作用,通过交换实现自身的价值;知识的价值能否以物化或非物化形式转移到物质产品价值中,取决于是否具备与资本交换的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产品的生产越来越成为制约物质产品生产的条件,所以知识生产者的劳动与知识劳动的生产化理应受到重视。同时知识、技术对物质产品生产者的排挤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  相似文献   
30.
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基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