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5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梁山 《老年世界》2009,(4):18-20
李箐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排行第三,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94年,年仅16岁的李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大学,199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化工冶金研究所工作。1999年,李箐参加了托福考试,很快就接到了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且拿到全额奖学金。  相似文献   
12.
1994年中考后,我意外地收到了上海市园林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母亲极力反对,因为她简单地认为搞绿化如同种田一般,非常辛苦。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觉得要抓住这机会去闯出一番天地来,母亲拗不过我,最后我如愿进入了园林学校。  相似文献   
13.
杨嘉欣 《老年人》2013,(10):32-33
九月,正是大学新生报到的时节。12年寒窗苦读,学子们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一年前的2012年高考,四川乐山市章琦考出653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园中一俊才。1993年7月,章琦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爸爸名叫章建华,妈妈是李凤群。章琦出生时哥哥章春林已有11岁。章春林是个智障孩子,一不留神就会从家里跑出去,李凤群担心儿子的安危,只好辞职回家照看他。如此一来,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就全落在了章建华肩上。章建华蹬三轮挣钱,累死累活每月也只能挣几百元。这点钱,既要维持全家4口人的生计,还要给儿子章春林治病,家里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我用自己“寻亲”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党和人民的爱”——王艾甫 1996年3月的一个星期六,一大早就在太原市南宫古玩市场“淘宝”的王艾甫,偶然在地摊上发现了四本《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和84封将士阵亡通知书。从此,王艾甫的人生发生了转折。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13日,第三届全国十大"孝亲敬老楷模"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湖北职院女生谭之平手捧奖杯,心潮澎湃,她默念着:"妈妈,你看到了吗?女儿做到了!咱家没有垮!"  相似文献   
16.
我迟疑着转过身,站台上的光太亮了,照得我睁不开眼睛,只有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掉。听到大兵和娟子的故事,是在次友人聚会上。娟子是旧识,但也只是隐约知道她身世坎坷。她是一位单身母亲,独自带着儿子打拼,至于孩子的父亲是谁,他们结没结婚,她不肯说,别人也不好问。那天,娟子向众人介绍大兵,说是她的老公。席上的人短暂错愕,以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单身生活,她终于找到了归宿,还为她庆幸不已。谁知,我们全都错了。大兵,不但是她的老公,还是她  相似文献   
17.
命运的转折点1962年11月下旬,傅敏到北京第一女中报到的那一天,他的心一下子就凉了。他的命运,又到了一个转折点。他羡慕过哥哥傅聪。当他的音乐之梦破灭以后,傅敏转向父亲,决心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文学翻译家。高中毕业的  相似文献   
18.
感谢两棵树     
卓航 《金色年华》2011,(12):12-12
一个年轻人,从小就是人见人爱的孩子。上学时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初二那年参加全国奥数比赛,获得一等奖。 17岁不到,他就被保送到某大学深造。命运在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的暑假,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次过马路时,一辆飞驰而来的车辆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双腿和左手。面对这飞来横祸,他没有被打倒,最终凭着惊人的毅力自学完全部大学课程,后来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家拥有上千万元固定资产的私企老总,并当选为市里的“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19.
父爱如山     
阿斌 《新少年》2009,(7):56-57
那年夏天,我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家人都很兴奋。高兴之余,父母开始为我筹钱。小小山村,能出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然而东奔西跑了几天,却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0.
酷玩 《金色年华》2011,(6):24-24
1999年,我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城市念大学,一个不值得夸耀的民办大学,没有通知书,没有谢师宴,有的只是火车24小时的颠簸、内心的狂躁不安和对未来模糊的想象。大学毕业后,如我一般的就业生,像是非洲奔腾的角马一样一起奔向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