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6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14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878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运输车辆超载巳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超载是导致沥青路面结构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交通量调查,实测超载车辆的轴重,并通过技术经济对比,提出严重超载的路段,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可有效地解决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  相似文献   
112.
环氧树脂重防腐涂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环氧树脂重防腐涂料的制备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辅助溶剂、触变剂、颜填料体积浓度等因素对于涂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工艺条件.涂膜的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为1mm,拉伸强度为467.8 kg/cm2,抗压强度为875.6 kg/cm2,硬度为3H,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介质性能.  相似文献   
113.
二重AR(1)模型是普通AR(1)模型的非线性化,也可看作是RCAR(1)模型的进一步推广。由于二重AR(1)模型比较复杂,传统参数估计方法难以估计其参数,本文提出采用MCMC方法来估计其参数。  相似文献   
114.
从中国英语教育的实情出发,依据当代语言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大学的外语教学应结合传统教学法与语言交际教学法的优点。同时,对新的教学模式focus-on—form进行综述,指小将该方法在根据中国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修改后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必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介绍的高倍增为离心机构是一种创新型机构.与传统离心机构相比,它的主要力学特征是具有功能不同的两类离心重块,即输出重块与增为重块.输出重块的实际输出力为其自身产生的离心力与增力重块产生的离心力经过高倍放大后再作用在输出重块上的力的和.本文对几种传统离心机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对高倍增力离心机构进行了结构研究及力学分析,并对其应用领域的拓宽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6.
弛豫法是研究快速反应动力学问题的一种实验技术,本文探讨用两种不同的干扰剂溴百里酚蓝和硝酸银干扰铬酸根与重铬酸根反应体系不同反应步骤,利用跳浓弛豫法测定该体系的平衡常数并作以比较。  相似文献   
117.
美与生命的关联问题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显著特征 ,也是西方现代美学的主流 ,它们之间不过是由于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不同 ,而在美和美感的阐释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尽管这些阐释各自都有自己的精辟见解 ,但它们在揭示生命力本身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时都显得不够。因此 ,要建立新的生命美学体系 ,第一 ,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要和以往的美学体系决裂 ;第二 ,要建立自己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8.
本文通过对扬雄好赋与悔赋的探讨,认为雄之好赋出于其对丽辞的重视和讽谏功用的强调:而其悔赋亦非否定辞丽,而是出于他对赋劝而不止和赋家类俳的感语。其辞赋观表现了扬雄重丽主用的文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9.
清初广西词人李彬,高中进士而不仕,退隐乡里而不闲.他为民请命,拯救黎庶,为地方谋福利,热心建设;为学子施教,培育人材.高风可尚,人品可嘉。其词风格独特,精警蕴藉,含蓄幽深,发人深省。词品与人品并佳皆妙.实为清初著名之文人高士  相似文献   
120.
本文首先提出了为石鼓正名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石鼓的不平凡经历。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证了石鼓的最初发现地和具体刻制年代,评述了郭沫若关于石鼓出自陈仓三原、刻于襄公八年说的不可信。同时考订了石鼓文的历代重刻、再刻和拓本的优劣异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