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31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咨询台:我2010年7月应聘到某高新技术企业的库房做调配工作。双方约定为非全日制用工,我每天工作4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24小时,工资每半月结算支付一次,社会保险费用由自己承担。今年4月我在工作中不慎被货物砸伤,肩部严重受损。在治疗过程中企业支付了医药费用,但我向企业提出进行  相似文献   
62.
李国平  孙洋 《劳动世界》2013,(10):139-140
搞要:时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在校大学生去校外兼职以增加自身实践经验的现象日益普遍。但是,由于现行劳动法律法规没有对大学生兼职行为规定明确的保护措施,使得一些企业大量招用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劳动,以降低用工成本,牟取高额利润。实践中兼职大学生们的劳动权益往往受到侵害。同时也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所以,结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应赋予兼职大学生劳动者身份,并向其纳入非全日制用工的用工形式加以保护,以促进劳动力市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3.
《山西老年》2011,(6):64-64
山西省政府近日下发文件,对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将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由一类850元、二类780元、三类710元、四类640元,依次调整为980元、900元、820元、740元。新标准自2011年4月1日起实行。同时,山西省还对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一类5.63元、二类5.17元、三类4.71元、四类4.25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一类10.8元、二类9.9元、三类9元、四类8.1元。  相似文献   
64.
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最低工资保障规定的通知》(津政发〔2003〕107号)规定,结合本市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经市政府同意,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通知,从2010年4月1日起,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  相似文献   
65.
李茂红 《经营管理者》2014,(33):218-219
正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加强和规范了我国劳动用工的管理,促使企业不得不调整应对劳动用工的各种方式,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农电用工问题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各地供电企业农电工劳动争议不断,信访维稳工作压力大,农电工的法律主张也愈来愈明确,这无疑给供电企业的农电用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准确评估和防范农电用工的法律风险,已成为供电企业不可回避的课题。《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配套法规为供电企业规范农电用工行  相似文献   
66.
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特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全日制用工作为一种特殊劳动关系,其与全日制劳动关系在法律适用中有相同亦有差别。非全日制用工中的加班、工伤等问题该如何处理呢?对此存在大量的地方性性规定,这些地方性规定有何差异呢?法律适用中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期以案论法即对上述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67.
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保障主要体现在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和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支付保障两个方面。各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中包含的内容差异很大,不能直接反映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水平。整合地方立法资源,把均等待遇原则作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条件适用的指导原则,统一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的构成要素,是规范和促进非全日制用工发展的首选之策。  相似文献   
68.
非全日制教育是我国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但目前对非全日制教学方法展开探讨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点和对非全日制学生授课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强调了在非全日制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三种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在非全日制教学中更需要加强互动讨论;以案例应用加深理论把握;探究式教学。本文的分析对当前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9.
随着《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规范,非全日制用工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在我国的超市、餐饮、社会服务等领域逐步得到发展。但多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这种用工制度还比较陌生。本文从《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规范和从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采用这种用工制度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并阐述这种用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0.
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劳动者再就业问题,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3年原劳动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一些地方也相继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非全日制用工给予了更为具体的规定。但是,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法律位阶都比较低,实践中又不是完全统一。2007年《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