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5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80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郡陆氏自东汉以后 ,历六朝之世 ,数百年间始终居于江东土著世族社会之显赫地位 ,这与其家族文化有关。陆氏之家风尚忠义、追求事功 ,在文化上以儒学为根本 ,兼容并包 ,尤重文学、才艺 ,从而使其代有才人、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2.
六朝时期,由于儒学传播及家族延续的需要,家训大量涌现,形成了我国古代家训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六朝家训具有和族睦宗、修身砺行、敦诫勉学、传教为官、处世之道等文化内涵。它既是先秦两汉家训的终结,又是隋唐家训的起点,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在今天,如果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六朝家训的很多内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学术界十分重视对六朝都城史探索。在众多相关成果中 ,卢海鸣博士的《六朝都城》(南京出版社 ,2 0 0 2年版 )堪称翘楚之作。该书 30万字 1 2章 ,分别论述了建康的定都条件 ,规划、营建和布局 ,宫城、都城和外郭 ,城堡军垒和郡县治所 ,礼制建筑 ,市政建设 ,市场、里坊、园林 ,佛寺、道观和寺庙 ,陵墓 ,历史地位等问题。尽管学术界从 2 0世纪 30年代以来对六朝都城已做过多方面研究 ,但从学术视野的广度、课题之科学构架和研究深度来说 ,卢著都有超越前人之处。首先 ,充分吸收了已有的相关成果。全书参考了古今著作 1 38部、专题论文…  相似文献   
4.
清乾隆朝的大诗人袁子才有一枚小印,文曰“钱塘苏小是乡亲”。苏小即苏小小,是六朝时的“名妓”,其墓在杭州西湖之侧(后被毁)。故后人西湖诗有云:“苏小坟邻岳王墓,英雄儿女各千秋。”  相似文献   
5.
“习俗催生艺术,艺术改造习俗”,文学艺术与民俗结有不解之缘。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汉魏六朝赋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内涵,包括节日民俗、婚育民俗、信仰民俗和礼仪民俗等。挖掘汉魏六朝赋中的民俗文化对研究一些民俗的起源、本义及其演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最近二十年,中国内地学者对六朝文学的关心主要集中在南朝。这是因为受文学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对南朝文学的评价过低,导致对它的研究不足。六朝文学研究的近况,从新近出版的三部新整理的古籍可见一斑,它们是《金楼子校笺》《玉台新咏汇校》《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它们都算是南朝文学研究的基本文献,其整理一方面仰赖于相关的研究积累,另一方面也必然会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化,因此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面对魏晋六朝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敏感的文人学士深刻地体验到人生的变幻和生死的无常。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是魏晋六朝时代文士生命意识觉醒的呐喊,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三类世界也无疑是这一时期文士忧患情怀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宋亚敏 《职业》2012,(24):162
南京六朝石刻集中代表了六朝古都的神韵,它同苏州明清园林、徐州汉画像石并称"江苏文物三宝",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一方面评介了南京石刻的多方面价值,一方面简要分析了石刻保护面临的问题,主张采取就地保护的方式,并尝试提出些许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六朝志怪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好"奇",这种特性不仅仅表现在书目和内容上,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和美学价值。本文主要从探寻作家收集记录这些怪奇灵异之事的审美标准和原因的角度,以窥六朝时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0.
S.797、S.6661、BD03375三件六朝《十诵律》写本,其文本结构和内容与唐宋之后的藏经本均有很大的不同。结合《十诵律》的翻译史,这几种六朝写本为我们展示了鸠摩罗什译本的原貌,而现存诸藏经本则是经卑摩罗叉校改的新版本。罗叉在校改时根据自己所熟习的戒律胡(梵)语原本,对罗什译稿做了多方面的改动。敦煌六朝写本的发现对我们了解鸠摩罗什及六朝时期的佛经翻译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