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54篇 |
理论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131篇 |
社会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徐金凤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1(1)
九鬼周造是日本独具特色的思想家,其对自他的二元关系的日本式阐释堪称日本思想史上的一大创新。同时他把探究个体实存生命的哲学作为自己一生的思想追求,其关于偶然性的思想,揭示了整个人类个体实存的生命哲学问题。个体实存本身的存在就是偶然的,在存在的过程中又不断的与他者邂逅而改变个体的命运。 相似文献
42.
刘梦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3):126-129
《聊斋志异》中狐女和鬼女所占的篇幅比重较多,阳光明媚的狐女和凄美哀怨的鬼女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狐性和鬼性在她们身上得到诠释,但她们又具有人性,而且个性迥异.这种狐性、鬼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使狐女、鬼女的形象更加丰满深刻,而两者形象的塑造,则往往是为了满足落魄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不仅体现了一生穷困潦倒的蒲松龄的美好心愿,更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文人士子的共同理想追求,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暗含了男权社会下女性地位的卑微,也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女性意识的崛起. 相似文献
43.
在西游演化史上,鬼子母与西游故事的牵缠一直没有终止过,然而因其未被百回本《西游记》整合、吸纳,这一故事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从唐代佛典到宋元队戏、南戏、杂剧,以至清代宫廷大戏《升平宝筏》,都清晰可见其向西游故事聚合的轨迹。该故事与西游故事的两度聚合,第一次发生在唐五代,以斋僧为标签,第二次发生在宋元,以揭钵为标签,这与鬼子母形象于当时民间的存在形态是相适应的。而在第二次聚合中,它又与铁扇公主故事发生扭结、重叠。鬼子母这一形象的衍变,是我们考察原生西游故事向故事主干及彼此间聚合活动时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44.
45.
沙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1):68-69
无常和女吊两个“鬼物”是人的创造 ,寄托着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 ;剖析这两个形象 ,有助于认识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46.
解读中西方的“鬼(Ghost)”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朝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5):537-541
通过对中西方“鬼”的文字释义,寓意挖掘,价值评判,结合中西方文学中“鬼”的形象的探讨.人鬼关系的比较,揭示东西方“鬼”文学中的宗教情结,并透过中西方“鬼”的民俗和仪式的比较,探讨中西方“鬼”的异同,从而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法门和途径。 相似文献
47.
Jing Sheng-qi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本着"发明神道之不诬"的创作宗旨,《搜神记》在收录了许多虚妄怪诞之事的同时,也保存了大量远古和当世民俗中的一些巫鬼现象。《搜神记》所有关于鬼神的实录,其着眼点指向的是人间而非异域。干宝真正关心的是人的生活、命运和感情世界,鬼女、妖女身上体现着作者的感受,也承载了古人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8.
钟林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着力论述剧中女子夭亡为“鬼”以及由“鬼”复活为人这一系列荒诞情节之思想内涵 ,以及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戏曲中的演变。通过比较分析认为 ,在人鬼之恋题材的小说戏曲中 ,存在着维护礼教与崇向情欲这二种倾向的交错。杂剧《碧桃花》披着礼教的合法外衣来宣扬男女情爱的自然和美好 ,并借助道教的权威展示人的自然情欲的合理性。发端于魏晋六朝志怪的人鬼之恋题材在通向《牡丹亭》这巅峰之作的过程中 ,《碧桃花》是一级不容忽视的台阶 相似文献
49.
50.
游宇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96,(3)
本文论述了长篇小说《白鹿原》所包含的魔幻现实主义因素。在研究时,注意到了对《白鹿原》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历时性亲缘省察以及它与其他创作方法的共时性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