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7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为原则。表现在政治上,苏轼、苏辙以王安石为不近人情者,用“人情”、“公议”作为攻击王氏的武器。  相似文献   
22.
吴平 《中国民族博览》2017,(14):102-103
宋代苏洵与苏轼、苏辙父子,以文名世,被尊称为"三苏".史论文是"三苏"史学的重要体现,其史论在形式上笔势纵横,议论横生,在宋以降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通过选取"三苏"的史论名篇《心术》《留侯论》与《六国论》,分析各篇的论史特色以及主要内容与思想,并将其翻译成英语,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总结分析翻译方法.对帮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以及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智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习古代文学的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3.
唐宋时期的千里蜀道是培育三苏父子的文化纽带。三苏父子的蜀道之旅,经行蜀道最多者是苏洵。苏氏父子三人由蜀道来回往返一次。嘉元年(1056)经蜀道进京,嘉二年(1057)由蜀道返乡。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经行蜀道一次,他们携手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68)经蜀道入京,此时苏轼三十三岁,苏辙三十岁。从此之后,兄弟二人再也没有经行蜀道,也未再回过故乡。苏氏父子经行的是蜀道多条线路中的金牛道、故道。  相似文献   
24.
三苏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就其所处的政治文化生态言.三苏的崛起恰逢被称为"盛治"的仁宗朝,仁宗的开阔胸襟和求贤若渴为三苏的出道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在仁宗周围又有一批优秀杰出的贤臣名公主持朝中政务.他们忠信正直,为三苏的崛起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三苏幸遇一批爱才、惜才、有话语权的各级贤臣伯乐,他们慧眼识珠,不遗余力地发现、荐举、扶持、保护三苏,使僻远西蜀的三苏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便捷的方式名动京师;三苏在欧阳修推行的古文革新中生逢其时,成为欧公摧枯拉朽的力量中坚;而三苏备厉有为、锐意创新的禀赋素养,则在这一政治文化生态中得到了最佳的滋养升华.  相似文献   
25.
诗词三首     
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三苏圣地起红霞,沫若之间心作涯。历尽沧桑言旧事,经风沐雨唱胡笳。文章已作尘封酒,诗赋渐成浓香茶。著作等身堪笑慰,挥毫翰墨冠中华。  相似文献   
26.
唐异常 《老年人》2012,(10):14-15
夜,静静的。我读着叔父唐公正仪老人的两本遗稿,一本是《古体诗词集》,另一本是《孙子兵书现代应用法》,心情十分沉重。掩卷沉思,我似乎又见到了慈祥而睿智的仪叔。1947年夏的一天,仪叔带我和宣叔上山砍柴。宣叔比我还小一岁,也是刚刚初小毕业。回家时,仪叔专门砍了两箢箕荆棘,要我们背回家去。我试了一下,说"刺背"。他说,  相似文献   
27.
三苏蜀学是北宋中期一个重要的儒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认为,"礼"的精义是"顺人情",圣人制礼的目的就是以礼来调适人情。三苏把"人情"作为古礼的本质内容,他们在解经时往往以人情为原则。表现在政治上,苏轼、苏辙以王安石为不近人情者,用"人情"、"公议"作为攻击王氏的武器。  相似文献   
28.
中华书局本《苏轼文集·史评》所收《历代世变》和《韩愈优于扬雄》两文均非苏轼所作,且都从二程之语改编而来;《史评》所收《李靖、李勣为唐腹心之病》一文,与清人所辑苏轼季子苏过《斜川集·书二李传后》一文大体相似,应也不是苏轼所作。诸文误系为苏轼作品,似始自《三苏先生文粹》。世传吕祖谦《东莱标注三苏文集》中也存留有这三篇文字,吕祖谦刊刻过二程《遗书》和文集,应不会误将这种源自二程的伪作系在苏轼选集中,所以该书应非吕祖谦专意选编标注的三苏文集。不过,《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集结成书,或是以流传出来的吕祖谦编选《宋文鉴》的手抄、批注稿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