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倏忽之间,中国知青上山下乡已然四十年。痛与时去,一代人即成历史过客。 我们执手相望,半生已矣,曾经多少鬓丝经历。我们亲历“文革”浩劫,见证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伦理、常识曾经的毁灭,旷古不有。我们亲验变农民的流民历史为市民的流民历史,被冠以最动人的名义,实为掠夺整整一代人学业,空前绝后。  相似文献   
12.
“吃主儿”     
王敦煌 《社区》2008,(26):37-39
虽然我的祖籍是福建,可是我出生在北京。这辈子除了上山下乡那几年不在北京之外,几乎没有离开过北京,是一个只有祖籍是福建的北京人。  相似文献   
13.
千里寻"家"总是很想"家"。1969年,十几岁的我们离开北京,上山下乡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几十年后,我和当年的连队战友、好朋友侯培君准备在当年的兵团相聚。侯培君那时是我们的团部医生,所以她在连队的外号也彻底叫响了——猴皮筋。  相似文献   
14.
社区新鲜事     
《社区》2011,(21):22-23
居委会扮窑洞老知青"再结婚"墙壁斑驳的"窑洞"、金黄饱满的"玉米串"、铺着凉席的"土炕"、纳了一半的"鞋底"……9月8日晚,北京市东城区新鲜社区活动室被改造成了"知青点",50多名老知青为三对当年上山下乡时完婚的夫妇再次举行了"集体婚礼"。毛主席像、马灯、铁锹……活动室里的这些老物件和老照片让时光"穿越"  相似文献   
15.
难忘西排干     
1970年,我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来到内蒙古兵团一师三团九连(即现在的哈腾套海农场)。三团九连可以说是挖渠专业户,一年到头挖渠不断。不但在本连队挖渠,而且还经常到其他连队清渠,其中最艰苦的一次挖渠要数西排干。  相似文献   
16.
1970年6月18日,广东连州有377名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到湛江农场支边。那时,他们只是一群不到20岁的中学生,如今,他们都年近花甲,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沧桑。为了寻找昔日的记忆和友情,他们再次相聚于连州。2010年6月19日,在粤西北山城连州市,近400名老人欢聚一堂——连州知青参加广州生产建设兵团40周年暨八师战友联谊会。这是一次难得的大团圆。参加者包括了连州籍的知青,还有来自广州、湛江、汕头、惠州、东莞、港澳等地——当年曾一起生活、工作过的战友。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烙印     
徐镇琪 《老年世界》2010,(15):32-33
一生最难忘的经历 上世纪60年代是我一生最难忘的。那时学习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那么让人刻骨铭心。呼和浩特市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扎根干革命的热潮。邢燕子、董家耕的光荣事迹在我心中荡漾。16岁,初中毕业的我,决心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锻炼。在部队工作的父亲很支持我,他的亲密战友王景、  相似文献   
18.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农村青年进城入厂有很多的异同点。要吸取知青运动的经验教训 ,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解决城乡青年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9.
“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一项为解决城镇就业困难,而在农村及边远山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路子的有序工作。倡导者的初衷是良好的,而且这一时期的上山下乡工作做得比较稳妥,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四分之一世纪之前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积淀,“知青情结”是有着相同经历的整整一代人共有的一种社会心态。这种心态具体表现为对土地的眷恋、对人民的热恋、对青春的追恋和对精神的苦恋四大社会特征。然而,透过这一情结豪迈而悲壮的外部色彩,又折射出被“左”的错误耽误和伤害的一代人的历史悲剧和遗憾:畸形的知识结构,局限的社会视野,沉重的精神包袱。这种二重性特征正是“知青情结”的矛盾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