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李奇虎 《老年人》2013,(6):29-29
2012年10月21日,癌症夺走了我妻子的生命。她走了,带着牵挂,带着思念,带着不舍……她好像带走了我的魂,揣走了我的心。半年过去了,我的魂不知归依何处,我的心依旧无比伤痛!我总是想起40多年前与妻子相识的情景。那是1971年,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到醴陵均楚公社均楚大队。我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锻练中不断成长,多次出席县、地区、省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那时  相似文献   
92.
少年壮志     
1968年8月,在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之前的4个月,我自行选择了插队。我的目的地原本是山西榆次黄彩公社的贫穷山村杜家山。当时北京长辛店铁路中学的女红卫兵蔡立坚已在那里竖起了一杆插队的大旗,吸引了四个热血沸腾的校友“啸聚山林”。蔡立坚的事迹打动了我和几个“老初三”的红卫兵朋友,也促使我们把杜家山当作了插队目的地。当时我不到16岁,母亲反对我出走。  相似文献   
93.
《领导文萃》2008,(13):12-14
“要努力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去年12月,李源潮在全国组织部长学习十七大专题研究班上如是说。此背景下,中组部力推的大学生“村官”制度.虽有舆论认为是新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其实却被执政党视为从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的一项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4.
梅树 《老人天地》2010,(5):19-19
1965年秋,我们响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上山下乡到湖南零陵县一个国营农场。我们在那里奋斗了三年多,把数十里荒山改造成农田,自力更生建起了房屋,可“文革”中我们农场被改成五七干校,本已锻炼成黑皮肤、铁肩膀的知青.又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中,再次插队落户到一个贫困的小山村。  相似文献   
95.
阿友 《华人时刊》2011,(6):38-39
事过境迁物是人非,在黄山一步步走向国际的当今,在东黄山脚小的这个小村旮旯里,那悬挂着的毛泽东号召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头像、知青们在劳动中拍摄的旧照片、青山翠峰中伫立的十一位因山洪暴发抢救国家财产牺牲的烈士陵墓、残垣断壁的原场部办公楼……精致幽雅古老的蒸汽机车火车头咖啡吧里荡起悠扬萨克斯,品尝着醇厚的巴西咖啡和最小资的法式甜点,玩到HIGH时,火车头会冒烟、鸣笛,亮灯窗外难道是无尽繁华的外滩?豪华的木屋别墅里,美式壁炉喷射着鲜红火焰……想要奢侈放纵一回?绝对没问题,总统套  相似文献   
96.
杨少彤     
《青海社会科学》2010,(1):F0003-F0003
杨少彤(藏语名:晋美端智),男,汉族,1959年9月出生。青藏高原本土画家代表人物,现为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宁画院专职画家、高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香港国际画院副院长。少年时代在少年宫美术班学习绘画,15岁时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在农村插队放过马,后选派参加全省美术创作学习班.由朱乃正先生担任辅导老师。受其教诲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97.
《学术界》2011,(3)
秦晖,1953年12月28日生,原籍广西南宁。1969年以初中毕业身份上山下乡,在滇黔桂边区的壮族山寨当了9年多农民,自谓早稻田大学毕业。1978年从农村直接考取文革后首届研究生,在兰州大学师从著名农民史专家赵俪生教授,1981年成为文革后首批硕士后在大学任教,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98.
雪松 《老人天地》2008,(3):37-37
1969年,我们上山下乡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县一个离城市几十公里的偏僻小山村。几十个长沙知青分散插队落户在十几个生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我们的青春。  相似文献   
99.
情人宴     
这些年来,每当情人节来临,看到情人们在饭店、酒楼,出双入对,排场吃喝,总是感慨万分,忍不住想起当年"上山下乡"时的一次精美而又别具一格的"盛宴"。静是我在文艺宣传队认识的,我是下放知青,她未下放。我的笛声撞着她的(舞)腰,她便找到生产队来了。  相似文献   
100.
30多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成千上万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打起行李,唱着毛主席语录歌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在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之中,很多人是怀着战天斗地,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而离乡背井的;他们血气方刚,被那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的语录所激励,义无反顾地踏上陌生的他乡之路。然而,在身体与精神都经历了一场未曾想象过的血与火的洗炼之后,他们倏忽间已成为了过去的一代。 有人说他们是被耽误的一代。有人说他们是不幸的一代。还有人说他们是被现代社会所抛弃的一代。 然而,也许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