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22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46篇 |
劳动科学 | 435篇 |
民族学 | 47篇 |
人才学 | 622篇 |
人口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314篇 |
理论方法论 | 114篇 |
综合类 | 1816篇 |
社会学 | 1072篇 |
统计学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374篇 |
2013年 | 413篇 |
2012年 | 389篇 |
2011年 | 544篇 |
2010年 | 521篇 |
2009年 | 620篇 |
2008年 | 527篇 |
2007年 | 212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216篇 |
2004年 | 106篇 |
2003年 | 109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存贵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8)
通过对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01-2003届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并广泛地听取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了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调整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和布局结构,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2.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晖怀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11)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现有的经济理论对此少有关注。文章在对不同投资主体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性质和毕业生就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毕业生失业、毕业生就业经济效益的较佳位点、劳动力价值与毕业生就业的经济效益、毕业生的数量、结构和质量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变通性及完善性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9):220-223
大学毕业生择业变通性准备是基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等现实状态,全方位考虑其就业准备方式之一.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转行择业现象更为突出.原因何在?如何看待?在竞争中其优势何在以及高校如何使之扬长避短,强化其优势,以求这种转行择业准备遂于完善?本文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4.
45.
46.
于天舒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4):92-93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回顾,对目前的就业形式作了探析,分析了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心理,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47.
加强对高校就业信息统计工作的有效监督,是做好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结果失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监督长效机制包括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纵向监督制度和建立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的横向监督机制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48.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截止2005年12月底,新疆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就业率为80.37%(汉族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80.37%),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为66.3%。 相似文献
49.
试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邱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2):128-130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规划意识淡薄,目标模糊,过程不科学等问题。为此,高校在教育毕业生认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掌握毕业生的特点。建立职业咨询机构,开设职业生汪规划课程。建立职业生涯指导网站等。 相似文献
50.
赵明民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8):38-40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时常出现求职材料虚而不实、参加面试言过其实、签订协议兴起一时、派遣后报到不及时等不诚信行为,给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损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高校应该创建优良的校园诚信环境,加强毕业生的法制、政策意识教育和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诚信平台,营造良好的就业诚信环境,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