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7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2篇 |
人才学 | 9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32篇 |
理论方法论 | 69篇 |
综合类 | 743篇 |
社会学 | 29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纷纷林立。鲜卑族东北起势后,转战东西、支系分离,建立起为数不少的独立政权,几乎横亘北朝整个时期。随着这些鲜卑族政权的建立,乐府诗歌创作在各个政权兴起,其在作品题材、内容、数量和作者民族成分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独特性,同时又呈现出一定的共同性和承继性。 相似文献
32.
俯瞰道学发展史,继朱熹张大之后,魏了翁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魏了翁较早将朱熹的著作带回四川,并几度兴办书院,让理学西出,使"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对光大蜀学起到重大作用。他不固守朱子学说,融合众说,写下大量著作,主张"求之六经反之吾心"。在蜀地多年讲学为政之后,伴随着影响的扩大与地位的升高,加之弟子的增多,以魏了翁为首的蜀学开始走向各地,受到普遍的注重。特别是魏了翁疾呼为周、程、张载立谥的实现,确立了道学此后几百年间独尊的正统地位,儒学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弘扬。这一行为,也确立了魏了翁在道统上承前启后的领袖地位。此后,南宋后期的战乱与宋元交替等社会变动,又使魏了翁的弟子等大批蜀地学者星散四方,客观的外力所带来的人的流徙让蜀学辐射各地,扩大了儒学的传播,最终藉元代的统一之势,达成道学的南北合流。从上述诸多的视点观察,魏了翁作为道学发展史上南宋的殿军和后世的开山,贡献甚伟。因发覆申论,试作鹤山新学案。 相似文献
33.
洪灾是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由于其具有骤发性的特点,在中国古代难以预测和防控,极易造成社会的恐慌,伴生洪水谣言.汉代的洪水谣言,既是上古洪水传说主题的延续和再现,更是水灾对民众身心伤害的现实投射,许多谣言背后还有政治家的舆论引导和操控,在思想上还糅合了五德终始说和原始道教"汉家当更受命"政治预言的文化成份,是生态灾害、政治变局、社会动荡与民众信仰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4.
孙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2-9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意象,从公宴聚会的华丽,到香草意象的寄托、寺庙山水的义理,到真正山水的清新描写,昭示着山水诗意象从美颂比兴到自然审美的发展。唐代寺庙道观成为山水诗的审美所在,梅竹和亭意象的固化,是宋代山水诗意象的代表。题山水画是唐宋山水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表现了诗画合一的审美。元明清时期有大量名家名品山水画题诗出现,进一步发展了梅、竹松、鹤等高洁意象,特别是诗人别号、文集体现的山水诗意象非常普遍。这一时期呈现出前代少有的边远、异域山水意象,表现出时人开放、广袤的情怀。 相似文献
35.
两汉尚书曹的发展可分为五曹五尚书、四曹四尚书、六曹六尚书和五曹六尚书几个阶段,反映着作为单纯文书收发和保管者的尚书逐步参与到政务裁决的过程,并由此开启了尚书省在隋唐之际成为全国日常政务的总汇和最高裁决机构的演变。其开始演变的标志就是发生于东汉初的尚书分曹标准由文书外生的身份(上书者)属性向内生的职能(政务)属性的转折,推动这一转折的却是西汉晚期昙花一现的"主断狱事"的三公曹。此外,东汉初尚书三公曹之所以由二千石曹分出,是因为西汉末三公曹被废置时,断狱事被合并入了二千石曹。而根据蔡质《汉仪》的记载,东汉尚书吏曹在很长时期内都是以从属三公曹的形式存在的。这是前人尚未注意到的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36.
李金泠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7):30-32
魏晋名士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放任、怪诞的行为,究其源是他们的性格使然。以《世说新语》为例对魏晋名士的傲诞行为与性格加以分析,并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家教背景几个方面追溯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7.
原始道教之兴起与两汉社会秩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始道教是道教史和两汉史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采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道教经典互相契证的方法 ,通过对史料和思想的深入发掘 ,对汉代灾异论与原始道教思想的形成、两汉诸多社会危机与原始道经预言之间的关系、原始道教对汉魏政治的重大影响等诸多方面问题 ,进行系统考证和还原分析 ,力图从纷繁复杂的两汉历史中剥离出原始道教思想及其在汉魏政治秩序变迁中的作用 ,探考道教兴起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38.
《南都学坛》2019,(6):26-30
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商品经济萎缩,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较多,除了传统观点认为的战乱、资源缺乏、气候变冷等因素,还应从商品经济自身的弊端考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自然经济有较大的稳定性,市场经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的风险性,在经济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农业生产者对市场持有排斥态度,将农产品投入市场的积极性不高,而缴纳货币赋税对于农民来说也是沉重负担,货币税改为实物税,使货币几乎丧失了流通的功能,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另外,黄河流域城市和水运的衰落,人口的大量减少与南迁,都是造成其商品经济衰落、自然经济发达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9.
张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1):57-60
三国时期的论说文文论以谋求论说文独立的文学地位为指 向 。批评家们不但树立了“理”的旗帜来对抗“经”的禁锢,而且意识到了文采的价值和作家 独特的修养。晋代论说文文论较前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批评家数量增多,研究方法得到 改进,人们或从“辞”、“理”兼顾的角度,或从形式技巧的角度,肯定了许多风格各异的 作品。同时,汉代以来的旧观念在上述两个时期与新的见解还有所交织。 相似文献
40.
刘学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5-55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风采独具的时期。一方面,它以其动荡纷乱、黑暗沉重而著称于中国历史;另一方面,它又以其灿烂的思想文化深深地吸引后人。六朝美学以其高迈超逸的风神卓然标峙于中国美术史。它结束了先秦两汉时期的美学依附于政教道德的狭隘的境界,将审美和艺术创作与士人的生命意识与个性追求融为一体,形成了并列衣被后世的美学范畴,从而产生了“体大思精”的美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可以说中国完整意义上的美学始于六朝。其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捩意义。六朝美学与先秦两汉以及唐宋之后的美学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具有自己内在的逻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