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45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361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791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罗晓云 《探求》2003,(1):49-52
苏联解体后,中亚出现了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对美俄等外部力量来说,该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利益,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本文重点分析了中亚各国和外部力量参与的里海争端和管道之争,勾勒出中亚能源政治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62.
回族流迁人口城市适应过程研究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翔  王乃昂  程慧波 《西北人口》2009,30(4):105-107
民族迁移者在城市接受城市化和现代化“洗礼”的过程比较一般农民工的适应。由于加入了民族文化、民族侍统与民族意识的变量。显得更复杂、更丰富。成为当前城市面临的焦点问题。由于回族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少数民族。且其有着极强经商观念、民族意识。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与饮食、婚丧、居住习俗,因此关注回族迁移人口的城市适应无疑具典型性和突出的现实意义。从回族迁移人口的城市适应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分析和述评,提出新时期城市化背景下回族流迁人口城市适应过程研究的思路:探讨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包括提取城市适应的关键阻碍因素分析,进行城市适应的多维层面和时序过程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判城市适应的水平。并籍此提出针对性的城市适应调控策略。从而为促进城市民族工作、建立城市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城市社会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3.
回辉登村是巍山地区最大的回族自然村.回族习惯法作为一项地方性知识,与国家法共同维护着回辉登村的社会秩序,并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要解决国家法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调适的问题,必须在维护文化多元的前提下,给予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法充分的认可和尊重,承认民族习惯法对于国家法的补充和协助作用,并最终通过构建两者间的协调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64.
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1000多年的历史中,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渐开始适应中国社会.明清之际,伊斯兰教通过经堂教育、汉文译著、教派分化等三大运动逐步实现了在中国的学说化,即伊斯兰教中国化.河南伊斯兰教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域,中国化进程中在积极吸纳、接受外源性伊斯兰教中国化成果的同时又独立地形成了内源性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地区成果,成为伊斯兰教中国化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5.
"文化适应"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本能"和"自觉".回族在长期的中国本土化历程中进行了千年的文化适应,回族的文化适应的历史是一个文化拿来为主导的历史,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回族需要进行新的文化适应,而新时期回族文化适应主要是在互动的文化拿来与输出中完成.  相似文献   
66.
大刀王五(1844-1900年),原名王正谊,字子斌,河北沧州人,回族。早年拜沧州六合门的双刀李凤岗(回族)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尤其善使单刀,因为排行第五,所以江湖人称“大刀王五。艺成后,师傅李风岗把王五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镖,行走江湖。同治十年(1871年),他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镖局当了镖师。  相似文献   
67.
杨怀中 《回族研究》2007,(1):104-108
2005年11月18—21日,由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南京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文明对话与文化自觉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中国历史与哲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主任、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在开幕式作了主题演讲:“回儒对话的哲学涵义:以王岱舆和刘智为例”。杨怀中先生听取了杜维明先生的演讲,并和杜先生进行了交谈。二位先生相识、相熟20年。会后,杨怀中先生给杜维明先生写了这封长信,进一步交流,求其指正。为此,杜维明先生给我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副所长丁克家博士来信说:“杨怀中老师的信中,有不少值得广为流传的信息和观点,请征得同意,稍作修改,公之于世。”现在本刊将这封信全文发表,以荐读者。  相似文献   
68.
马淑萍 《回族研究》2007,(3):139-144
一、回族历史清代中国穆斯林人口/余振贵//中国穆斯林,第1期,25~28页试析回族妇女的抗日活动/李安辉,许宪//黑龙江民族丛刊,第1期91~95页试论明清时期回族文化特质的形成/张哲//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7~9页朱元璋歧视色目人/马明达//回族研究,第1期98~102页蒙·元时期的波斯与  相似文献   
69.
汪鸿明 《回族研究》2007,(4):134-139
“刷书”大家吴廷富吴廷富先生是当今甘肃书坛著名的回族书法大家,他写的草书卷轴斗方扇面不计其数,榜书“兰大电脑城”、“西兰国际大酒店”、“鑫海大酒店”以及南湖公园和清真寺的匾联就颇逼人眼目。前一段时间笔者慕名去吴府多次采访。因为是带着探索廷富先生书法人生之路而来,笔者第一句话便问师承。廷富先生答“我崇尚二王和米芾”。他取法二王、米芾,其草书与米芾颇似,率性而为,挥洒自然,不谋蹊径,一无做作,正有相似之处。明代书论家李日华说:“刷字,本出飞白运帚之意,信肘而不信腕,信指而不信笔,挥毫迅疾,中含枯润,有天成之妙,右军…  相似文献   
70.
回族使用汉语历史悠久 ,似乎并无讨论的价值 ,然而作为一个民族 ,受其宗教信仰、社会历史等影响 ,在语言使用中必然会呈现出与汉族不同的特殊词语或词语相同而义殊的现象。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说 ,回族语言是回族民族特征与汉语的一种结合体 ,是回族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分析回族语言特点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历史、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