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李伶俐在2007年8月《教育与职业》撰文指出:一、合理选定评教时间评教最佳时机应在课程进度的中后期进行。  相似文献   
162.
人类学是什么?它的历史决定了它的认识特征。人类学的历史,正式肇始于19世纪中叶,其时,社会科学以欧洲为中心出现了一个学科初创的时代,人类学在欧洲主要大学的社会科学布局中占据了显要地位。19世纪中后期,人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分工明晰: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国家的内部事务,人类学充任研究欧洲海外殖民地状况的使命。作为19世纪社会科学之一门,无论是其学科建制,还是其知识积累,人类学这棵知识之树,都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3.
彭尚力 《决策》2014,(7):49-51
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有无好的物流条件,是不是某一物流领域的交通枢纽,已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相似文献   
16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工业化中后期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在工业化中后期,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体现为经济服务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知识密集化、产业集中化和产业国际化六大趋势。本文以我国苏南地区为例,在对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企业集中,构建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明确区域产业定位,构建区域产业网络是工业化中后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5.
河南在清代中后期诞生了自己的特色商帮——怀庆商帮,这是以经营怀药和铁货为主的商人集团。其中,怀庆药商活动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广,在河南禹州、开封、周口、河内(今沁阳)及外地的北京、天津、汉口、祁州(今河北安国)、樟树镇、济宁等地都组建了会馆。怀庆药商不仅经营本地的怀药,还收购四川、广州的特色药材,从事加工出口,在各大药材市场和水陆交通地区设立自己的分号,统筹总号与分号的关系,快速掌握市场信息,垄断药材经营,并以管理严格著称。  相似文献   
166.
前人在论及明代中后期词坛对宋词的选择与接受时,多片面强调<草堂诗余>的突出存在,而忽视其余.笔者力求通过对词学评论、词集流布、词选印行、世俗文学选词与存词、模拟和追和词创作等方面的考察,较全面地考察宋词在此期被选择、被接受的情况.考察的结果是,此期词坛对宋词的选择和接受具有高度的认可性、接受的多元性、选择的面俗性、传承的变异性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167.
<正>中国的改革起始于地方,地方政府曾是中国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地方政府如何"找钱",成为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困境。这个普遍被业内人士称为"走上了邪路"的过程,从曾经屡禁不止的包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内的"三乱",到房地产市场兴起后开始以卖地为主的土地财政。时至今日,由土地财政引起的高房价,各种政府投资导致的高额  相似文献   
168.
抗战中后期,为发展抗日根据地经济,促进民族经济振兴,中国共产党把美国作为开展对外经济交往的最佳选择对象,同时还注重投资环境的改善,并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坚持平等互利、独立自主的原则。这些对外经济交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美国政府对华军事和经济援助对象主要是国民政府,加上敌、伪、顽对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以及美国商人对抗日根据地的投资经营兴趣不高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对外经济交往政策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69.
中后期,宦官专权,政治黑暗,边防废弛,地主阶级不断对农民进行压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使得无赖、游惰之徒四起。明廷通过法律手段和相关制度约束盗贼,同时赋予政府有司人员御盗、缉盗之责。至后期,地方官员贪墨成风,靡然附盗,为盗贼提供庇护所;朝中大臣与地方官员更是任用无籍奸人充当谋士爪牙,试图以盗治盗。因各级官员恣意行事,其妄执平民的做法终酿成祸变,农民起义四起,明遂亡。本文采取非动乱型盗贼材料,对明朝中后期政府的御盗措施、捕盗手段及其成效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探求明王朝灭亡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70.
明嘉靖至万历时期,以"舆论领袖"王世贞为代表的阅读公众初步形成,他们以荐读、研究、创作实践等方式迅速推动着《穆天子传》的传播与接受,从而掀起了知识分子阅读、讨论的风潮。考察其背后的社会原因,主要源于皇帝对道教的推崇、西王母信仰的兴盛及明中后期发达的印刷业。在《穆天子传》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传播偏向,一是以复古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偏重于"白云谣"诸篇章并将其应用于诗歌革新,二是经知识分子再创作的穆天子故事杂糅西王母仙迹而普及民间。两个偏向又重合于周穆王见西王母事件,使受众产生《穆天子传》的主题就是写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错觉,从而影响了文学史的撰写和当代人对此书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