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8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3篇 |
劳动科学 | 14篇 |
民族学 | 92篇 |
人才学 | 5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209篇 |
理论方法论 | 23篇 |
综合类 | 512篇 |
社会学 | 74篇 |
统计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世界的很多文字具有不同的造形特点,文化内涵和命名方式。蒙古文“文字结构的拆分命名”是从文字学角度根据文字语义和寓意命名。本文从“文字造形”的角度探讨了蒙古文“文字结构的拆分命名”,并对“文字造形”一般的结构拆分和命名对蒙古文“文字结构的拆分命名”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2.
程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5):134-140
[1]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21、631.
[2] 王充. 论衡[M]. 北京:中华书局,1983:136.
[3] 何宁. 淮南子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98:1236.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6] 尚学锋,夏德靠. 国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7] 李零. 丧家狗--我读论语[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8] 程树德. 论语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90:172.
[9] 许维遹. 吕氏春秋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09:345.
[10]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 桂馥. 札朴[M]. 北京:中华书局,1992:54.
[12]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0:211.
[13] 王引之. 经义述闻[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385.
[14] 郭锡良. 汉语史论集:增补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2.
[15] 王引之. 经传释词[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5.
[16] 孙钦善. 论语本解[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65-66.
[17] 沈玉成. 左传译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 《韩非子》校注组,周勋初. 韩非子校注:修订本[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35.
[19] 陆德明. 经典释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3:349.
[20] 王素. 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105.
[21] 焦竑. 焦氏笔乘[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18.
[22] 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28.
[23] 王聘珍. 大戴礼记解诂[M]. 北京:中华书局,1983:4.
[24] 扬雄. 太玄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8:171. 相似文献
[2] 王充. 论衡[M]. 北京:中华书局,1983:136.
[3] 何宁. 淮南子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98:1236.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6] 尚学锋,夏德靠. 国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7] 李零. 丧家狗--我读论语[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8] 程树德. 论语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90:172.
[9] 许维遹. 吕氏春秋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09:345.
[10]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 桂馥. 札朴[M]. 北京:中华书局,1992:54.
[12]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0:211.
[13] 王引之. 经义述闻[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385.
[14] 郭锡良. 汉语史论集:增补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2.
[15] 王引之. 经传释词[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5.
[16] 孙钦善. 论语本解[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65-66.
[17] 沈玉成. 左传译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 《韩非子》校注组,周勋初. 韩非子校注:修订本[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35.
[19] 陆德明. 经典释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3:349.
[20] 王素. 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105.
[21] 焦竑. 焦氏笔乘[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18.
[22] 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28.
[23] 王聘珍. 大戴礼记解诂[M]. 北京:中华书局,1983:4.
[24] 扬雄. 太玄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8:171. 相似文献
53.
黄爱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8):94-96,F0003
从语义特征的角度考察与[-终わる]、[-切る]共现的前项动词的性质以及所构成的体的特点。考察结果显示,[-终わる]和[-切る]均构成不完整体中的终结体。[-终わる]所构成的体仅表示行为终结;[-切る]所构成的体,有行为终结、变化终结以及程度极限三种解释,其中程度极限是其主要用法。[-终わる]和[-切る]所构成的体的差异来自二者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54.
松花湖浪木是集天然和人工干一身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形成与吉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七分天然,三分雕琢”是浪木艺术的创作原则。造型手法的意象性,创作思想的天然性,使松花湖浪木形成粗犷豪放,自然天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风格。浪木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审美取向。对松花湖浪木艺术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这一独特艺术的发展,对美术教学和艺术刨作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古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1-104
分布在藏彝走廊东南缘的川西南藏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他们敬先祖,祭山神,驱邪除秽,驱鬼杀鬼。在他们的民间信仰活动里有一系列的敬祖祭神仪轨。包括纳木依藏族的牛王会、尔苏藏族的射箭节和还山鸡节以及为亡灵指路仪轨等,无不体现出敬神灵远鬼邪的民间信仰文化。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比较前列腺选择性绿激光术(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护理异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行PVP 131例及TURP107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进行比较.结果 PVP组术后留置尿管、出血及疼痛例数明显少于TURP组(P<0.05).结论 PVP侧重于术前宣教及出院指导,TURP术后侧重于膀胱冲洗和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观察. 相似文献
57.
2006年公布的纪庄木牍《户口簿》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第一份汉代县级户口统计资料。这份户口资料,对我们认识西汉前期全国的人口数量、各乡的户口数量、八月案比制度,都提供了新的信息,深化了对汉代人口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8.
刘冬雪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313-315
甲香是我国所产香药中的重要品种之一.它主要产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甲香特性“浅俗”,所以较少用于医药方面,而是合香家必需的品种之一。它典型的应用事例在唐宋文献中不时可见,却并非十分众多。但甲香在香药应用中仍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59.
满盈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4-149
克孜尔石窟中的佛传图、本生图、交脚像、焰肩像、禅定像、化佛像,包含着典型的犍陀罗艺术元素,其画面组织、人物动态及表现手法都全部或部分地来源于犍陀罗艺术,然而又有着某些细微的变化。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和犍陀罗浮雕图像的比对,找出犍陀罗艺术元素在克孜尔石窟中的嬗变与重建,考察克孜尔石窟在艺术汇流中的抉择,明确犍陀罗艺术的地位,并探讨图像转变背后的历史文化成因。最后,对犍陀罗艺术元素传入龟兹的路线和方式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60.
化益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53-55
“东南互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策划与订立“东南互保”的过程中,时任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的小田切万寿之助利用其广泛的人脉,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在日本政府、东南督抚及各国驻华领事之间穿针引线,对“东南互保”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