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7篇
  免费   76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管理学   654篇
劳动科学   68篇
民族学   518篇
人才学   102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3700篇
理论方法论   593篇
综合类   7921篇
社会学   761篇
统计学   102篇
  2024年   310篇
  2023年   1164篇
  2022年   1135篇
  2021年   1202篇
  2020年   872篇
  2019年   855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712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652篇
  2008年   739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李航 《山东社会科学》2012,(Z1):255-256
教师话语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课堂话语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教师话语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方法以及在我国外语课堂环境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在现代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村落的终结似乎不可避免.但在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后发现,与其说是村落的终结,倒不如说是村落的纠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村落终结的内涵及其实质的认识存有偏颇造成的.所以,“什么是终结,什么在终结”就是人们必须首先要予以认清的一个理论问题.实证研究以及现有的经验分析表明,如果部分“中间形态村落”能够巧妙地挖掘自身的内在价值,并依据现实的社会情境,进而与国家制度和政策实现有效对接,村落不但不会走向终结,反而可以得到持续发展,以致实现乡村社会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953.
吉奥乔·阿甘本的“赤裸生命”之说,丰富了“生命政治”理论,立于道德的制高点上,其人文价值鲜明而丰厚;但就学理而言,却遮蔽了另一向度的阐释可能性,偏执于权力对生命的剥夺,忽视了权力对身体的“铭写”,偏执于身体的政治/生物角度,忽视了身体的政治/文本角度.围绕“身体/生命”的活动其实也是文本现象和话语活动.  相似文献   
954.
陆益龙 《江海学刊》2012,(3):113-121
乡村庙会和集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乡土社会扮演多种角色。今天乡村集市已在传统基础上有了重要变迁,成为整个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华北乡村集市繁荣发展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庙会和集市的综合性功能在逐步消失,并逐渐演化为功能单一的农村低端消费市场。乡村集市的发展水平虽有待提高,但提升集市水平层次并不能带动乡村市场体系的现代转型。农村市场化建设和结构转型,关键还要靠制度、政策以及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要通过现代农产品市场等其他要素市场的建设,来带动农村社会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955.
尤永斌 《理论界》2012,(11):116-118
清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对乡村社会实行思想教化并且构建了完整的教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绅士阶层居于事实上的领导地位,肩负着实施教化的具体职责,它成为官民之间联系的纽带。当历史步入晚清时期以后,原有的乡村社会教化体系发生嬗变,绅士阶层被迫让渡着自己作为教化唯一主体的地位,而这与绅士阶层对乡村控制的减弱紧密相关并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956.
庄维民 《东岳论丛》2012,(3):190-191
<正>明清以来,中国传统地权形态的发育及其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使土地流转趋向活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优化配置。当前,"三农"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更深层面的学理探求和历史追索就成为学术界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众多学科和学者纷纷关注传统乡村地权,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重新审视。不过,学界对传统中国农村地权分配和地权交易的研究多集中于民国时期和前近代社会。近些年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的弊端,多集中于提出各种农地制度理论模式的预设。至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流转和交易问题的研究却尚未有专门的探讨。令人欣喜的是,湖北社会科学院张静新著《建国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探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957.
从彰显到消失:集体主义时期的家庭劳动(1949-196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主义时期,为追求经济超速发展实行高积累低消费"以生产为中心"的发展策略。国家有意识地把性别化分工编织进大生产体制,由妇女无酬承担起绝大部分的再生产职责。国家对于妇女的家内劳动并非完全"看不见",而是努力对家务劳动进行理论化,以确立家务劳动及其承担者在社会主义生产体制中的位置。女工、农妇、职工家属/家属工三个妇女群体与生产的关系决定了国家对于她们家内劳动的不同态度以及她们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958.
80后是个充满争议的群体,其根源来自主流话语中对80后青年的建构和定位,与80后青年自身的话语表达之间的天然对峙,同时也通过80后与成人社会之间的代际冲突体现出来。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降临以及青年文化在大众文化中日益凸现的主导地位,80后以其自身特有的具有反叛性和娱乐性的网络表达方式赢得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两种青年话语之间的对峙正在转向渗透与反哺。与此同时,80后在集体奔三而遭遇"三十难立"的窘境之后赢得主流社会的普遍同情与关注,使这一标签第一次成为他们以弱势的身份相互取暖和认同的符号。因此在主流话语对80后从全面声讨到部分肯定的转化过程中,作为青年自身话语表达主体的80后精英的自我认同,也经历了由集体抗拒到集体认同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959.
苏区乡村俱乐部是中国共产党与苏维埃政府在乡村社会传播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创造苏区新文化的平台。作为苏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乡村俱乐部有效地组织了乡村的农民文化生活,它通过新鲜活泼的娱乐活动进行政治文化教育,提高了苏区农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知识,从文化角度提倡和实现了农民的政治参与和文化享有。其成绩与经验,不失为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60.
库切的小说《福》是在西方文学经典《鲁滨逊漂流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但《福》并不是对《鲁滨逊漂流记》情节的简单模仿,在《福》中,库切解构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父权和殖民话语;颠覆了丹尼尔·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所构建的西方父权帝国的文学神话.同时,库切也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话语进行了质疑与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