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87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567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943篇
社会学   204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是“和而不同”,即多种独特的各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 展,构成一个有机的云南民族文化整体。其形成具有自然、历史、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这种文化特点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在新时代全新的旅游发展定位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应得到更科学的整合和利用。本文以最具云南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特色的云南民族村作为研究区域,构建云南民族村旅游资源指标体系,通过运筹学理论AHP模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民族村民族文化底蕴较好,具有较高的参与价值和观赏价值;研究区环境条件对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支撑不足;游客对民族文化的参与互动是当地旅游资源发展的重点。应从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考量来优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开发模式,并突出自然和人文特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互补性和共通性,以便合理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方琼 《学术探索》2012,(11):93-95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云南的多元民族文化主体几乎就是由各民族的不同民俗风情构成的。自1996年云南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思路以来,云南文化产业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索出了"政府主导、民族文化主打、旅游助推、龙头带动、文化事业产业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分析民俗文化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助推"民族文化"的"主打"作用具有十分重要而直接的意义。本文从当代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云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渊源,分析了云南民俗文化的类型与特点,论证了云南民俗文化在云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4.
陈晓伯 《阴山学刊》2012,(5):116-119
城乡二元医疗保险体制的存在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民族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内蒙古自治区和云南省都是民族地区,有一定的民族性。在这两省推进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有利于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民族地区的稳定。  相似文献   
55.
当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体态势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境外意识形态强势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以及大学生自律理性偏弱等,导致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功利性特征明显、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明显脱节等问题的出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加大高校德育的实践力度、培养一支立场坚定、愿意扎根边疆的教师队伍以及强化公民教育,塑造责任公民,是现实的客观要求和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6.
企业成长不仅是规模的扩大、市场份额的增加,而且还伴随着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组织结构的优化、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体质特征.成长性是企业发展潜力、经营绩效的综合反映,难以用单一指标对其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主成分因子分析法用互不相关的少量综合指标概括和衡量企业的成长性,既能解决成长多指标间信息的重复性问题,又能通过各综合因子的经济涵义比较企业间成长的差异.  相似文献   
57.
《学术探索》2015,(2):2+157
朱应庚,男,云南玉溪人,1922年1月生。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后留学美国,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朱应庚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于1949年12月归国,一直执教于云南大学。1980年后,历任云南大学经济系主任、云南大学学术委员会文科副主任委员、云南省经济学会会长、全国财政  相似文献   
58.
朝鲜《吏文》是一个明史资料库,但国内对此知之甚少。本文以朝鲜《吏文》中与云南有关的两则史料,对朝鲜《吏文》的成书过程及其与云南的关系作了探讨,有助于对此一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9.
曾黎梅 《学术探索》2014,(7):123-128
《学术研究》创办于1961年7月,至1965年停刊,是20世纪60年代云南一份长期、持续对外发行的学术刊物。当时,大陆地区民国时期发行的学术刊物大都处于停办状态,新创刊的学术杂志屈指可数。《学术研究》的创办,为国内史学界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和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对外展示了云南的学术研究成果,成为省内外学者交流的桥梁,对中青年学者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云南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60.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各民族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活、繁衍,在各民族传统节日、宗教、婚俗丧葬等活动中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充分体现了文体兼并性、广泛的群众性、健身性及美学特征等特点,这些特征,使其能够与现代体育相互融合、互为发展,进而朝着旅游业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携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