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2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80篇
管理学   1009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256篇
人才学   283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691篇
理论方法论   397篇
综合类   4491篇
社会学   828篇
统计学   99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758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学习乐趣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动机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完美品格的重要因素。用新的教育理念,探究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寻找学习乐趣,激发学习动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2.
文章阐述了新闻和广告的互动问题,从新闻和广告互动的意义、必要条件、典型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按照<广告法>的要求,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促进报业的发展,增强报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63.
行政与司法之间关系的异化 ,已产生了行政与司法的“恶性”互动。本文从社会学和现代法理学的视角观察分析行政与司法互动的类型和特征 ,透过行政与司法互动的现状 ,探讨实现行政与司法互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4.
本文试图通过对学科教学过程中六元关系模型的构建和拆解,分析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为不同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更为宏观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65.
电影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且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其本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本文除回顾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电影技术革命(如声音技术、电视技术)引发的电影美学革命外,着重阐述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正在出现和已经出现的电影艺术的本体性变革,并指出由之而可能导致的电影艺术的终结.  相似文献   
66.
法律的制定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 ,而是政府与民众互动的结果。从法律自身的特点来看 ,法律是秩序和正义的综合体 ,政府与民众各执一端 ,只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 ,都不足以建立一种完美的法律制度 ;从法律实施的结果来看 ,政府也必须谋求公众的参与。政府与民众互动的方式包括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 ,当代社会政府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吸收民众参与  相似文献   
67.
金圣叹在他的小说评点中认为创作真实性格的根据就在于通过对性格发生条件的模拟内省来求得真切体验。这种以体验为关捩的审美心理机制强调人物个性化的思想,重视人物行为主观动机与态度。这种侧重微观、感性的性格理论尽管避免了把人物的生动性化为一堆社会学标签,但是,它也给他的人物性格理论带来明显的唯心论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68.
唐君毅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其心本体论哲学的基础上的,他对人生的一切看法和观点都强调了心的主导作用.他认为,生活之价值在于如何启迪人生的智慧、发现人生的真理、保持宁静的心境、确立自我之精神、体验价值之存在、发现人生之价值;要注重心灵之发展,心灵存在于自然世界中并在自然世界中发展、应注重心灵之自我肯定与自我超越、心灵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对自我生长之途程,唐君毅提出了十种生活内容之形态,即十层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69.
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本文从新课导入生活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几个环节,试着探讨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得以焕发。  相似文献   
70.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迁入城市,城市日愈面临多民族共处的问题。生活在城市中的各民族由于文化差异、利益矛盾发生着较为频繁的社会互动。我们可以努力促进积极互动,引导过激互动,化解消极互动,并通过政策和心理调适促进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及多元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