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422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存在”谓词的争论中,康德将其看作非实在谓词,而弗雷格将其看作二阶谓词.海德格尔对“存在”之古怪逻辑性质的分析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该谓词的二阶性质.胡塞尔式的现象学可以成功辩护,系词也是二阶谓词.系词总是伴随命题态度的,在经典现象学中,它们可以一同被悬置,但在一个存在主义转换中却必须被保留.“存在”作为二阶谓词蕴含了“存在”为意义奠基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可以通过对“空名”问题的考察找到其哲学机制.  相似文献   
92.
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其涵盖“人的动物性”和“人的社会性”.前者涵盖性冲动和生存欲两种自然欲求,后者涵盖性结合方式和群体性生活方式两种社会要求.亲属立法并不直接以人性为基础,从人性界分到亲属立法,中间需要有婚姻家庭伦理的介入.婚姻家庭伦理是对“人的动物性”和“人的社会性”进行道德评价的结果.婚姻伦理通过性禁忌、贞操观念分别对性冲动、性结合方式进行规制,家庭伦理通过不伤害原则、“同居共财”伦理/物权平等伦理分别对生存欲、群体性生活方式进行规制,而立法对婚姻家庭伦理的吸纳采歉抑路径.人性善恶假设是影响中西方亲属立法价值取向的关键原因.中国立法应以个体主义为基础,兼顾家庭本位的整体主义.  相似文献   
93.
称呼语是一种重要的言语行为,其语用特点十分浓厚。称呼语可以分为面称语和背称语。文章旨在论证英汉面称语的实施模式、语用功能、转换,以及影响这一言语行为实施的制约因素。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言语行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4.
依据"的"出于"者"及袁毓林"谓词隐含"等理论,求证了"NP+的"的渊源历程和结构理据"NP+的"来源于"NP+者","NP+的"中隐含了"作、当"一类动词,它是"作/当+NP+的"的紧缩形式,其中"的"提取"(作/当)NP"的主语,这种"的"跟"VP+的"中的"的"是同一个名词化标记.从汉语的发展趋势看,"NP+者"演变为"NP+的"后,最终的结果将是名词化标记"的"的脱落.  相似文献   
95.
完善我国的亲属立法,关键是要转变长期以来占据我们思想的传统意识,给我国亲属立法在民法典和民法体系中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是亲属立法健全制度建设和条款设置的前置性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从亲属法的权利基础定位、内容定位及价值定位等方面分析论证,强调要树立权利本位思想,限制公力干预;要注重亲属、婚姻的自然性的权利;要增加亲属间的身份性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相似文献   
96.
现有文献关注到了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施耐德在欧美人类学界的影响,但并未系统梳理以施耐德为代表的亲属研究在问题意识上的几次关键转变。本文以施氏的亲属研究、理论与批判为主线,揭示出其在问题意识上经历了从“社会”到“文化”再到“地方生物学”的转变。本文也将结合当下人类学前沿理论,简评施耐德如何在几十年前就将亲属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推动到了本体论层面。  相似文献   
97.
汉英称赞语应对中的语用原则与文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称赞语的应对话语与英语称赞语的应对话语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汉语的会话多违背H .P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 ,英语的会话则多遵守该原则。汉、英对G .N .Leech等人提出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有明显不同的侧重。这与东西方“礼”的传统价值观念、“礼貌”言语行为的认识层面和东西方所持有的合作观念与礼貌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8.
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事行为能力救济制度,成年监护制度旨在补充特定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之不足,最终维护和实现其人格自由。在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就成年监护制度的立法构造而言,需要人们在对现行相关规范的架构与内容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立法模式和法律内容进行若干改进,使之能应对现实、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9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指称性在汉语谓词领属结构研究中的局限,即用关于指称性的句法分布测试出谓词领属结构为定指成分,但它们在语用上往往并非是定指(可及)的。为此,提出了定位性的概念,把定位性定义为指示物的认知特征,表示指示物是否可以认识,或者在现实世界或话语世界(说话者评介的)共有知识里,是否处于听说者可辨识的集合之中。同时,指出定位性不同于定指性,因为定位性的指示物不仅覆盖了可辨别的指示物,即包括通指或由定指表达的指示物,还覆盖了在可辨集合中的不可辨的指示物。最后,运用语义信息的定位性对汉语谓词领属结构及其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指出谓词领属结构的这种定位性在汉语中起到了话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古代亲属容隐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属容隐制度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是中华法系伦理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文章对亲属容隐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发展历程略作梳理,并就这一制度的发展规律及特点作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