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1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42篇 |
劳动科学 | 52篇 |
民族学 | 201篇 |
人才学 | 166篇 |
人口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544篇 |
理论方法论 | 124篇 |
综合类 | 1581篇 |
社会学 | 401篇 |
统计学 | 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202篇 |
2022年 | 126篇 |
2021年 | 144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93篇 |
2014年 | 248篇 |
2013年 | 148篇 |
2012年 | 234篇 |
2011年 | 425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350篇 |
2007年 | 120篇 |
2006年 | 231篇 |
2005年 | 298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6)
正本刊为江苏大学主办,中国高教管理研究会协办的学术性高校教育管理专业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字优先出版系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引文 相似文献
32.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28+349
2006年2月,由季刊扩为双月刊;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第五届湖北省优秀期刊评选中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秀学报。4月,李蓉论文论范式理论在经济学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学文摘)2006年第2期摘编。5月,被中国人 相似文献
33.
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契合的前提条件是两者在价值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有相似相通之处。其中,在价值维度上两者都是要培养国家民族的栋梁,使命类似、价值趋同;在内容维度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诚信、尚正义、求大同,涵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方法维度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法、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有异曲同工之处。正是这些契合点的存在,才使两者的融合有了更加合理的阐释和坚实的基础。通过深入内里地确认两者的相通之处,抓住核心内在的本质,才能为进一步探索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靶向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5.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话语创新和理论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最紧密的时期,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有力指导和科学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文化思想由论争走向聚合,文化实践由传统路径依赖走向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现代性契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批判原则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流话语,为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奠立了坚实的话语根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典故、格言、俗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通过分辨“精华”与“糟粕”、激活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和内涵要素,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化科学化品质,这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赢得政治、思想、社会的解释力、阐释力和掌控力增添了话语资源,也在深层次促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实现新的转变与跃升。 相似文献
36.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提升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新疆各族人民的凝聚力。新时代,为推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优化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效果,将记忆、传承、创新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落到实处,展现良好的群众性、推广性和普及性,让蕴含在中华典籍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智慧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价值实现需要从文化认同、传播方式、文化整合等方面着力:强化顶层设计、打造经典品牌、创新传播方式、整合多元文化等。总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在文化润疆工作和乡村文化振兴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重要作用,助力新疆乡村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筑牢各族人民文化自信的根基。 相似文献
37.
共生教育与共生关系密切相关,是共生理论在教育学领域内的直接应用.基于共生教育视角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功能三个层面的内在耦合,高校应从构建协同共生的育人环境、设计协同共生的育人方式、打造协同共生的育人品牌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释放两者共生耦合的潜在优势,更有效地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健康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38.
39.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教育作为中西方文化得以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支撑,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引擎。本文在跨文化金字塔模型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以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为目标,通过显性文化内容对态度、知识、技巧三个层面进行培养,达到对高阶思维和文化自觉的隐性内化作用,在“内”和“外”相互渗透中,有效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0.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是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涵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又一次觉醒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经验总结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