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35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0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近代文学翻译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贤凤 《学术论坛》2006,(10):166-169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近代文学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翻译主体、翻译目的和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2.
在我国翻译史上,佛经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是规模较大的两次翻译高潮,对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和近代文化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次翻译活动的延续时间、翻译目的、翻译主体、翻译理论的建构和二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中的共性和差异,可促进现代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3.
傣族佛经文学从翻译印度佛经开始便涌现出大量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叙事技巧成熟,傣族佛经文学的"世俗化"现象成就了其较高的艺术价值。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傣族具有优秀的文学传统,印度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丰富了其文学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傣族佛经文学,它有别于其他佛经文学,主要原因是傣族佛经文学获得了傣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感;其次,佛经文学借助悲剧艺术震撼力达到传播佛教赕文化并深入人心的效果;再者,运用大量具有艺术生命力的寓言故事,傣族人民生活智慧的寓言和格言警句,借助文学的魅力体现救赎功能又超越道德规训的隐意。  相似文献   
204.
唐代是中国史学、经学承前启后的一个时期:在史学方面,官修正史大放异彩,实现了从私人著述到政府修撰的决定性转变;在经学方面,《五经正义》的编订体现了与汉学、宋学不同的面貌,起到了过渡作用。学者们对此已多有关注。然而,唐代文治的另一项事业却往往被人忽视,即佛教译场的佛经翻译实践。其时,佛经翻译与史书修撰、经疏编订不仅在时间上一致,在参与人员的构成上也多有重合。从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开始,至唐佛经翻译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译场的分工合作或多或少影响了唐代集体修撰的风气,而佛经义疏的编写也与隋唐的儒经注疏互为映照,体现出折衷取长的倾向,二者之间存在深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5.
王立 《唐都学刊》2003,19(1):11-16
东亚沿海有关海中大蛇怪兽传说,可以看出不仅是一个佛经母题文本承继性问题,还有着多种因素陆续起作用,如水文气象及仙话的民俗背景介入其中,从而构成了母题由地区向周边扩散的重要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6.
人大鱼大蛇腹生还故事的佛经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 《南亚研究》2007,(1):78-83
宋明笔记中有多处入大鱼腹生还的载录。这一母题在印度大史诗和中古汉译佛经中可找到渊源。在同样受到佛经故事影响的印度尼西亚,母题在“英雄遇难”之中交织着“夫妻离合”,与中国大陆类似传说有着某种同源性、内在关联和细节不同。清初小说及传闻借助于这一母题,渲染了特定人物拥有宝物的作用,以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7.
王立 《南亚研究》2005,(1):70-74
佛经故事中相思病母题,包括因情不堪得相思病而死,女病貌丑不欲夫见,相思病疗法,女性因相思病死,被盗墓辱尸等。外域传来的这一母题,借助宗教载体在下层民众中产生较大影响。一者,该母题带来了外域较为自由纵放的情爱观念,使华夏传统情爱观受到冲击;二者,后世男女情愫自由大胆表达,有了文本依托;三者,该母题以其最有人性活力藏蕴,成为此后叙事文学表现青年男女性格行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母题之一,持久地产生着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08.
沛山 《老友》2012,(7):57-57
“刹那”,意为一念之间,指极短的时间。佛经《俱舍论》称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那么,“一弹指”又是多长时间?根据印度《僧只律》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相似文献   
209.
邹赞、聂凤芝(以下简称"邹、聂"):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慨允本次学术访谈,您多年来一直在北大外国语学院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们知道,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悠长历史中,文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比如肇始于东汉后期的佛经翻译.佛经故事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印度的神话与民间传说,而且还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如唐代的俗讲.  相似文献   
210.
东汉汉译佛经是口语化程度较高的翻译作品,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本文对东汉汉译佛经中大量使用的代词进行梳理,并对大型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在收录代词方面的疏收、书证晚收的情况进行补充,以期弥补在收词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