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9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1542篇
劳动科学   514篇
民族学   422篇
人才学   546篇
人口学   123篇
丛书文集   3653篇
理论方法论   835篇
综合类   7227篇
社会学   1946篇
统计学   32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1570篇
  2013年   919篇
  2012年   1095篇
  2011年   1340篇
  2010年   1367篇
  2009年   1252篇
  2008年   1485篇
  2007年   1061篇
  2006年   879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571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这是歌曲《懂你》里的一句歌词,歌曲表达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懂,其实,领导干部与下属之间更应如此,领导干部既需要懂下属,也需要被下属懂。有的领导干部认为下属很懂自己,其实下属根本不懂。如有的领导平时疏忽与下属的交流,对下属心中的想法不甚了解,自以  相似文献   
102.
应当更深刻地认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从特定的道德角度且依据生产力标准和社会进化论的观点评价,人的自私观念并不都是丑陋的;同时,人的"利己心"与商品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对人的本质的揭示还称不上足够深刻——因为,他的"经济人假设"以及"道德人假设"没有阐释存在于人们"利己心"、"同情心"背后,决定人们"利己心"、"同情心"的深层致因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思想是对"经济人假设"、"道德人假设"理念的升华,是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最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03.
李继武 《东岳论丛》2006,27(5):141-14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的完整内容应该既表现为人类的自由,又表现为个人的自由,而且各有不同的内容。人的自由这两个方面,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其同一性既表现在它们“目的自由”的一致性,又表现为两者前提和归宿关系上的联结;其差异既表现在自由主体上两者有时呈现对立性甚至对抗性,又表现为目的自由方面的、在利用自由时间方式上的冲突。导致类与个人自由的这种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既派生于个人与类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又取决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04.
王庆华 《云梦学刊》2008,29(3):74-76
马克思主义基于人的现实性提出,自然性是人性的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规定,主体性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属性.马克思人性理论扬弃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论,强调了人的社会本位,同时主张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05.
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面对着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挤压 ,社会主义要生存与发展 ,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表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6.
论人与传统     
传统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是传统的主体,传统的形成、发展和重建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但传统也不是被动的,而是有一定的独立性,以至于人有时不得不受制于传统。不过,作为有生命力的存在,传统总是在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以适应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7.
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人一发展—辩证法的统一。现实的、具体的每一个创造性的“人”。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发展”,以及作为人自己解放自己的自由的理论表征的“辩证法”,是科学发展观的三大理论基础。只有深刻把握了其理论基础,才能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8.
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双向互动关系。性质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不同。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先进文化是初级阶段造就“四有”公民的内在要求 ,而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必然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9.
人的发展是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占有而实现的。随着占有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基于占有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交往关系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并逐渐标准化、规范化为一定的制度形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由于各种制约性因素主要是生产方式背景的不同,从而人占有对象的性质、水平和具体形式就必然会表现为一种制度性的差异,为人的发展提供不同的可能性空间,造成人的不同的生存状况。因此,对占有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是把握人的发展状况及其一般规律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10.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正如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一样,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规律:人能够把社会生产力创造的财富转化为严格控制和自由驾驭的内动力的规律,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行为的规律,人的认识受到客体性质和主体感知能力制约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