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61.
九百年来的社会变迁 ,导致了南宋迄今评议王安石及其变法有三种价值取向 :一是南宋以后占统治地位达七百年之久的程朱理学的评价价值标准 ;二是 2 0世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三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内与时俱进的社会气候变化 ,亦即现实政治发展路标的指向。透过这一是非评议变迁过程 ,足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事件评价是非得失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2.
宋代以来,关羽崇拜已经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东北属于边疆地区,辽、金时期关羽信仰如何,已经无从查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元代辽东开始修建关庙.明代辽东各卫城基本都建有关庙.到了清代,辽东几乎每座村庄都有关庙,而且随着移民的北上,关羽信仰逐步深入东蒙古和吉林、黑龙江地区.  相似文献   
63.
元代卫运河的修通,使冀鲁交界运河区域的盐碱地分布不断向东扩展,由唐宋御河以西扩展到卫运河以东.这一地区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是气候、水文、地形、土壤、人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当地盐碱地的不断扩张,使棉花、豆类的种植进一步扩大,形成以芦苇为主的草编业,也使以苜蓿为原料的牧业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64.
65.
山西戏台的地域分布特征与地理环境、地域戏曲文化背景、经济富庶程度和交通状况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地域分布特点:戏台数量随海拔递增呈倒"U"形,戏台数的密度分布呈"人"字形的分布格局,戏台的地区分布呈不对称"凹"形分布。元明清山西戏台经历了由点状分布到片状、带状的分布过程,分布广而不均。低海拔的平原丘陵、经济发达与交通便利的地区,易于接受各种表演形式的戏曲文化,戏台缺少稳定性,易更替;相反,地理环境封闭、经济落后和交通不便的山区,受外来戏曲文化影响相对小,戏台得到较好的保存,不易更替。  相似文献   
66.
曲学观念主要包括散曲名称与体制的确立,散曲的雅俗、南北、文律之争,散曲的地位与功用诸问题。元明清齐鲁散曲家有作品流传或见于记载的约四十余人,他们的曲学观念一方面体现在序跋及论曲专著中,一方面体现在创作中。而这些观念是在推尊曲体的慕古意识与尚俗求真的自主选择共存的格局中生成。散曲名称、体制的内涵与外延在明清已经相对明确;散曲风格以雅俗兼备为上,北南曲风刚柔有别,文辞与曲律合之为双美;散曲地位尴尬,功能由风化、抒情向实用演进。齐鲁曲学一方面自觉地将散曲的源头追溯到诗三百篇,力图恢复元声古乐,是慕古意识的呈现,另一方面倡真情反模拟重创新,体现了散曲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齐鲁曲学观念就是在慕古意识与尚俗求真共存的格局中生成且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67.
本文概览元明清诗史,认为:肩负历史使命,表现时代精神,发扬现实主义传统,是此期诗歌创作的重要特征。身处八代唐宋之后,元明清诗人有更多条件对诗歌创作的规律和经验加以理论总结,并自觉运用于创作实践。大体而言,元明清诗人有两大对立诗歌主张,一类以复古相标榜,从明代前后七子到晚清的湖湘派、同光体;一类以性灵相号召,从明代的公安派到清代的袁枚。而诗坛巨子多崛起两者之外,立足于时代与社会,对传统有继承有创新,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相似文献   
68.
对"藏彝走廊"的研究,历来多关注于川、藏、滇交界地带,而对其西端即元时"丽江路"、明代"丽江军民府"的西境,即今天云南省西北部、西藏南部及缅甸北部交界地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由于此境地处滇、藏和缅交界地,属于汉文化、藏文化、缅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同时又是傈僳、怒、独龙、普米、白等文化圈的重合交叠区,历史上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而且其民族关系随时代发展而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发展特点及规律.本文在廓清元明清时期"藏彝走廊"西端滇、藏、缅交界地带民族关系发展变迁的基础上,探究其特点、规律与趋势,为今天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69.
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本质上是国家对各地土司和土司地区民众进行治理的制度,土司制度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诠释。在“制度治理”语境下,元明清土司制度遵循制度建构——制度改革——制度运行——制度效益等一整套制度逻辑,并始终遵循这个制度逻辑和理路渐次展开,为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丰富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元明清中央政府土司制度治理主要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教等五个方面着力,以此充分显现国家治理能力。从土司制度治理的实际情况看,渐次从元明两朝的“因俗而治”逐递向清代“依法而治”的转变,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王朝国家制度治理的必然。元明清时期土司制度虽然在不断丰富完善、充实优化,对土司及土司地区的治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尚未达到土司制度治理的预期效果。由此可见,土司制度并不是什么先进制度,最终不得不改土归流,由中央政府流官治理土司地区。  相似文献   
70.
人口是区域文化特性形成的核心因素和基础要素.元明清时期三峡地区由于自然灾害、瘟疫、战乱等因素影响,导致人口锐减,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次大移民,成为该区域人口恢复和增长的主要因素.移民出现了"五方杂处,俗尚各从其乡",各亚文化发展至清中叶后期,逐渐融汇一体,对三峡区域文化的序列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