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0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9篇 |
劳动科学 | 24篇 |
民族学 | 352篇 |
人才学 | 50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614篇 |
理论方法论 | 109篇 |
综合类 | 1248篇 |
社会学 | 172篇 |
统计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87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252篇 |
2013年 | 181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55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213篇 |
2007年 | 146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唐代"入冥"题材的小说发展成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此题材的作品包括"泰山巡游"、"地狱巡游"以及其它形式的"冥界游历",反映了唐代丰富的冥界观念.关注此类作品既有助于深入研习唐代小说,亦有益于探究唐代的宗教与文化现象.唐代"入冥"小说在不同阶段具有相异的特征,基本上与当时的宗教理念和小说发展趋势相合,折射了文化观念与宗教理念的演变与递变. 相似文献
62.
沈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2,33(3)
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个性的藏族服饰文化,但由于世居在高原上的藏民族所处的地域不同,其文化、人文、历史和地理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高原各地的藏靴便显示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和美学内涵.本文拟从藏靴的历史、分类与制作等方面来浅析藏靴的美学意蕴及其相关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6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围绕新时代西藏文化建设的实质内涵,审思藏棋在西藏文化建设中的时代价值与发展路径,确保藏棋文化在西藏文化建设中守正创新,为优秀传统文化在西藏的文化建设中繁荣兴盛提供思路。文章从构筑和谐社会与民族团结、维系边疆稳定与国家认同,彰显民族文化魅力、促进文化传播融合,拓展传统文化多元性、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阐释了藏棋在西藏文化建设中的时代价值,并提出以下发展路径:回溯藏棋本源价值、重塑文化记忆,破解文化传承困局、实现文化回归,架构文化交流桥梁、促进文化交融,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引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4.
语言翻译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两种思维方式和观念系统的相互作用及深化的过程。本文通过英汉词汇意义的构成、词义差别的对比,分析了两种语言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介绍了常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5.
闽南方言作为台语诗的语言载体和表达手段,是台语诗人表达乡土情怀、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依托,也是台语诗区别于其他华语乡土诗歌的关键所在。从语汇、语音节奏和地域文化三个角度对代表性台语诗人方耀乾的创作进行分析,有助于还原方耀乾一脉台语诗的语言特征和意蕴内涵。台语诗并不是台独论者的合法化对象,相反,台语诗仅仅是20世纪方言入诗的种类之一,是方言入诗在台湾地区的特殊呈现。 相似文献
66.
王友胜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3):126-131
苏轼一生南羁北宦、颠沛流离,其中南贬儋州乃宦迹的最后一站。他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同年七月二日到达儋州;元符三年(1100)六月上旬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一月四日到达大庾岭,结束了岭南贬谪生活,回到内地。其间所经行的路线、交游的人物及创作的诗文,班班可考,无不彰显了诗人坎坷的心路历程与丰富的情感内涵。我们通过察考苏轼南贬儋州经行路线,兼及其交游人物与所作诗文,对深化晚年苏轼研究,探讨宋代交通与文学关系研究均不无禆益。 相似文献
67.
卫云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2-26
有关刘孝标《广绝交论》的写作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天监七年、天监九年两种观点。考察刘孝标在天监年间的行迹不难发现,天监十一年是刘孝标生平思想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以此为界,他由之前的汲汲于仕途功名彻底转向拒弃名利、向往隐逸。这一思想心态的蜕变,是《广绝交论》一文的基本创作前提,该文即作于此年。 相似文献
68.
张万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4-118
东北军骑兵第二师组建后,共产党员刘澜波以师长黄显声秘书身份为掩护,对骑二师进行了争取和改造工作。他在队伍中创建了骑二师工委,与孙志远、白坚等共产党人一起开展对骑二师的统战工作,并初具成效。在其影响下,不仅师长黄显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广大的爱国官兵也一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骑二师成为一支"红"到底的抗战队伍。刘澜波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69.
张亚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8
文章在区分狭义的藏边社会与广义的藏边社会的基础上,综述了藏边区域的重要人类学民族志作品,结合笔者自身的研究经验,分析了这一区域封建制度的来源与性质的多样性,以及这些分封制度如何与作为轴心文明表征的藏传佛教的思想、知识与教区组织之间的复杂多变的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以更加广阔的比较研究为基础的民族志书写,不但有利于我们对藏边世界的理解,也将贡献于人类学的普遍思考。 相似文献
70.
构建藏彝走廊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廊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姝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21-25
"遗产廊道"是一种较新的区域化遗产综合保护方法。本文通过对藏彝走廊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意义,构建的可行性以及构建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的研究,来探讨构建藏彝走廊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廊道的可行性。遗产廊道这种区域化遗产综合保护方法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