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99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8篇
丛书文集   259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749篇
社会学   650篇
统计学   1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古代养生者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天,气候从寒转暖,万物萌生;夏天,阳光雨露充沛,万物繁茂;秋天,果实累累,是收获的季节;冬天,天寒地冻,万物休眠,闭藏。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具有这种四季更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易呈学 《老友》2008,(5):58-58
我离开工作岗位五年来,甜酸苦辣辛五味俱全,感受很深。但从中我也悟出了一些道理,要想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必须正确对待自己,给自己定位,给自己定值,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自我界定。首先,要给自己定位,寻找适应老年人延续生命的生活坐标,把自己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人。通俗地说就是原生态的人,原来从娘肚子  相似文献   
13.
刘而汉 《老友》2008,(10):60-60
退休以后,我从养心开始,注重养生保健,从实践中体会到健康有三件宝,即:心态平衡、饮食合理、运动适度。尽管这都已是众所周知的表述,但于我却有自身的实际体会。先说心态平衡。心态平衡亦即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普遍地生活在身心苦恼之中,如何通过养生求得身心健康为人们所普遍关注.文章认为现代人的生命受到了三重污染:第一重是精神环境的污染;第二重是物质环境的污染;第三重是自然环境的污染.在三重污染下人们迷失了传统养生学中的圣贤传统,背离了反求诸己的心性方向,而外求物质条件作为养生之本.针对这一现实,禅宗明心见性的智慧追求为现代人的养生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常实 《社区》2004,(14):57-57
很多人总是生病了才来关注自己的身体,并开始急功近利地进补。实际上,我们应该在生病之前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是明智的做法。 我们拥有选择食物的能力,怎样选择食物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因此,我们吃了什么,就要承担起它的后果。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患上癌症的可能,但只要我们够健康,免疫系统够强,那么便不会有问题,只有当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弱时,癌细胞才会带来破坏。  相似文献   
16.
早晚注重养生,对老年健康和某些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专家名人的养生经验,即早晨做好三件事,傍晚做好四件事。朝三:早晨做一套呼吸操,饮一杯温开水,吃一份水果。  相似文献   
17.
道教禁戒中的养生智慧--以行为医学析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道教禁戒在养生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首要性,认为道教养生的头等大事是严守禁戒,否则生不得养,道不可成.道教禁戒中包括很多宝贵的养生智慧,以现代行为医学的观点,可以对其主要内容作出科学的分析和结论.  相似文献   
18.
曹阮 《小康生活》2005,(4):60-60
中国古代的《养生论》中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说的是两重意思,一是梳头可以养生,二是春天这个季节适合梳头养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方友朋以我年登耄耋,尚得目明耳聪,行动自如,头脑还未见昏聩,体虽渐衰而很少疾病,度必有养生秘诀,故多有以此垂询者。其实,我虽然从事医学七十多年,对于摄生之道,不甚讲求,更谈不上什么独到心得。我在三十左右时身体孱弱,当时希望能活到四十岁已心满意足,不知怎的稀里糊涂直到今天还没有离开人间。若论卫生保健方法,现在名堂很多,总不外乎动静两方面的锻炼。但我很惭愧,不会打球、游泳、跑步,如目前流行的太极拳、健身操等都懒于练习;至于静功,如气功静坐,  相似文献   
20.
道教“祝由符咒”起源于巫术,后世用以为人治病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中医学受其启发,以祝由之术治疗情志疾病,其疗效受到历代医家推崇,由此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