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08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管理学   6624篇
劳动科学   266篇
民族学   419篇
人才学   386篇
人口学   189篇
丛书文集   7239篇
理论方法论   1303篇
综合类   12139篇
社会学   1334篇
统计学   591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772篇
  2023年   1673篇
  2022年   1662篇
  2021年   2084篇
  2020年   1816篇
  2019年   1147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781篇
  2016年   854篇
  2015年   1278篇
  2014年   2528篇
  2013年   1558篇
  2012年   1580篇
  2011年   1729篇
  2010年   1413篇
  2009年   1672篇
  2008年   1399篇
  2007年   1124篇
  2006年   1010篇
  2005年   929篇
  2004年   727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外空资源活动国际框架发展要素(草案)》的主导价值取向是提升外空资源活动效率,其关于创设优先权和资源权利、建立外空资源活动安全区以及利益分享的规定均与现行外层空间法存在较大出入。未来外空资源的国际治理的应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原则,构建外空资源活动国际管理机制是遵循这一原则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2.
从乡土社会到网络社会,情感传播的形态不断更新。特别是随着数字平台的崛起,网民的情感不再简单地由平台传输,更日益被平台塑造。基于数字平台而生的民间社会、情感经济和算法技术,是推动情感传播的新型成因。同时,情感传播造成的社会风险也日益突出,并集中体现在情感公众的“泛情绪化”、数字平台的异化以及“以法治网”的弱化等三个方面。为应对新挑战,我们必须把准本土网络治理的现实脉络和理论方向,在健全网络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做好“以情治网”,促进情感传播正向功能的发挥,以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方式,建成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互联网空间。  相似文献   
93.
聚焦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传播机制以及治理策略等基本问题,梳理了近年来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的成果,阐述了已有研究的角度、观点和方法并归纳了会通和分歧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深化网络意识形态研究的方向,包括:网络意识形态基本理论研究;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中国道路、理论和话语研究。  相似文献   
94.
2020年初,湘北L县主要采取网格化管理措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其常规网格架构包括部、网、格、子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模式发端于城市社区治理,其最初功能是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后被赋予综治维稳等功能。常态网格在乡村治理中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较明显。L县农村属于比较典型的中部地区分散型农村,政府过度依赖常态网格进行乡村治理,疫情防控中常态网格长时间高度组织化运行,治理成本较高,后续防控乏力,难以实现精细化治理。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其他乡村治理事务都应充分激活调动网格内自治力量,将组织一元化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转变为多主体参与的"网格化简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5.
包含乡村应急治理在内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严重危及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秩序。为有效应对疫情,农村村组依法民主制定疫情防控村规民约,维护乡村公共利益。疫情防控村规民约内容涵盖宣传教育、人员管控、交通车辆管控、生产生活秩序管控等方面,全面规范村民在应急治理中的行为。疫情防控村规民约因其满足乡村应急治理需要、紧密契合乡村社区属性,能够在乡村应急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及时有效宣传卫生健康知识,有效规范村民行为,助力疫情防控,稳定乡村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96.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社会有序良性互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社会组织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做出一系列部署安排,致使其规模迅速膨胀,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然而,新的发展形势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极大影响了社会建设与治理的效果。研究通过对当前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梳理与总结,深入剖析了社会组织面临发展困境的内在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7.
关振国  吴丹玉 《学术交流》2020,(12):138-14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治理,其治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总体治理水平。创造性地将协商民主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对于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并从总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乡村治理中,将协商民主分别与乡村基层组织的提振与强化、乡村产业模式的建构与打造、乡村文化体系的整合和完善、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塑造、和谐稳定乡村社会的探索与营造紧密结合融合,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8.
张梅 《学术交流》2020,(4):62-68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和挑战。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我国的社会治理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治理等各领域所彰显的强大优势,取得了抗疫的重要成果。但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治理也暴露出诸多短板和不足,这就更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改革和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99.
石枚鑫 《学术交流》2020,(9):131-138
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公共安全,社区作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石,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社区危机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开拓多元主体治理渠道,鼓励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是对社区危机治理的一次重大考验,其间展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联防联控案例,但也反映出了社区工作行政化、专业化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不足与薄弱环节,今后,社区危机治理应不断加强体制引领和机制创新,拓宽居民公共事务参与空间,尊重和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在危机中把握机遇,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0.
日本是农业强国,也是农业灾害大国。日本农业灾害主要受自然、社会和人为三方面因素影响,并且具有洪水灾害突出、与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互为因果关系和灾后复兴进程缓慢的特征。调适农业灾害相关法制、重视农业灾害预防和灾后复旧、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制与提倡业务持续计划,是日本农业灾害治理的主要对策措施。日本与中国的农业资源禀赋具有较高相似性,日本的经验和问题可以在防灾立法、运行机制、重点内容和实践效果方面为我国的农业防灾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