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75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99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961篇
社会学   125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成才与就业》2013,(19):58-59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地处浦东中南端的农村,水清地秀,典雅淳朴,有着丰富的谷物及豆类资源0早在2002年,新场镇坦直中心小学薛华、王晓华等美术教师就开始进行彩豆作画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2.
抗战爆发: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分界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 ,抗战爆发是中国 2 0世纪文学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 ,此后 ,中国文学开始了一个很长的“共名”时期 (这个时期的下限尚有待确定 )。论文同时指出 ,鲁迅去世与抗战爆发在时间上几近重合 ,是这一分界能够成立的关键 :这一重合直接标志了战前新文学的某种精神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辨析刑名之学与名家之关系的基础上法家对刑名之学的批判继承的不同方面,采用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以及分析对比的方法给以论证。名家分为实用名学和理论名学两部分,对法家发生影响的是前者,而后者则正是法家所坚决排斥的。实用名学中的名实关系、刑名之学对法律条文的规定及其经验教训和孔子的正名学说,都给法家提供了构建社会和制定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4.
《老子》一书提出命名问题,命名问题就是一种名实配称关系。在名实配称关系中,名为自身真实性立法。在一种非配称的语境中,相对于名,象的审美意义被提出,《老子》美学堪称一种“观象”的美学。“为道”的美学为名与象的结构性错位提供一种比肩栖居的和谐园地,从此全新的本原要素检视《老子》美学,《老子》美学思想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对个体自由规定的理性追寻。  相似文献   
105.
译者主体性与影视片名的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译是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 ,而不是一种以文本形式出现的静态的终端产品。影视片名的翻译既不能无视译者的主体性而束手束脚 ,而又不能无限夸大译者的能动性而背离原本。译者在行使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权力的同时 ,面临着包括翻译动机、社会特点、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翻译情景的制约 ,他应该采取变通办法使译文尽量为译入语规范所接受 ,并尽量做到准确、生动、传神 ,避免诸多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06.
王肃与魏晋礼法之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虹 《东岳论丛》2001,22(1):44-47
以王肃为代表的魏晋儒士 ,受汉魏之际黄老名法思潮的影响 ,其文化性格及学术思想渗入了较多的崇理性、尚利己的因素 ,史称“礼法之士”。凭借与司马氏的姻亲关系 ,王肃经学被立为官学 ,构成魏晋官方儒学的主体 ,在政治实践中表现为儒家礼教与黄老名法结合的魏晋“礼法之治  相似文献   
107.
墨家对语用谬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兴丽 《人文杂志》2001,(1):146-149
作为世界三大源流之一的中国古代墨家逻辑是一种论证逻辑,墨家对谬误的研究促进了墨家逻辑的形成.由于中国古代汉语的特点,墨家又着重研究了语用谬误.从墨家语用谬误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逻辑即辩学的特色--词项符号的语义、语用理论.  相似文献   
108.
通指不是跟单指相对的概念,而是跟特指相对的概念,通指和特指构成定指范畴。通指主要分布在抽象事件句、判断句、"有"字句、抽象的形容词谓语句的主语位置上。通指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单个名词,在抽象评议句中,可以是数量名短语,冠词性的"这"也常常表示通指。  相似文献   
109.
李觏认为社会生活的内容、观念、规范和设施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框架。饮食、衣服、宫室、器皿、夫妇、父子、长幼、君臣、上下、师友、宾客、死丧、祭祀等社会生活的内容是"礼之本",其中,饮食、衣服、宫室、器皿构成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器皿中所隐含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礼"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核心,统领乐、政、刑"礼之三支"和仁、义、智、信"礼之四名"。"礼之四名"相当于思想上层建筑,"礼之三支"相当于政治上层建筑。"礼之三支"是在"礼之四名"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现、维护着"礼之四名";"礼之四名"凭借"礼之三支"得以传播与贯彻。  相似文献   
110.
《隋书经籍志》系点对贞观见存书,参酌损益旧录而成,旧录可分作两类:一是官修的秘书目录,一是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等私撰的解题、叙录型目录。官修目录自荀勗《中经新簿》起就有据藏书写卷过录篇目的特点;而《七志》《七录》叙录则每就史书为撰人立一小传。与过去一般的认识不同,《隋志》著录撰人衔名以终官故衔(含赠官、征召官)为主,与解题、叙录关系更为密切,更基础的来源则为史书传记;同时《隋志》也存在题著书时官的情形,与直接或间接从写本过录结衔这一来源关系更为密切。区分《隋志》著录撰人衔名题终官故衔或题著书时官,可为补证撰人官阀仕履、推定著书时间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