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90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中国大理白族与日本的农耕稻作祭祀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指出中国白族稻作祭祀方式中的自然崇拜及祭祀各种自然神灵,与日本稻作祭祀中的自然神灵信仰;白族的栽秧会与日本的花田植、白族的田家乐与日本的田乐之间有许多可比性,而两者间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282.
论中俄文化之亲和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文化亲和的主要因素有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集体主义及实用主义观念的同一 ;民本思想与民粹主义主旨的一致 ;民族心理都具有强烈的内省与忧患意识。中俄文化亲和力的深度和强度决定了中国社会选择外来文化的取向。  相似文献   
283.
284.
唐人在岭南诗歌的生产过程中,岭南不仅仅是以地理的概念,而是以历史文化概念。更是以一种诗学意象进入诗歌生产活动。这种诗学意象主要以瘴疠和魑魅意象、客和囚意象、虞翻和尉佗意象三种意象形态呈现。这些岭南意象具有写实性特征,诗人以白描、对比、比兴等手法客观实录体验岭南生活的具体过程。上述岭南意象反复运用与中国农耕文化、地域文化、贬官文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85.
赖晨 《社区》2012,(14):45
闽粤赣边区的赣州、汀州(今福建龙岩、三明地区)、梅州33个县,既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大本营,也是著名的原生态农耕稻作文化区。这里有三种特产:"红"——广东省梅州府兴宁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的红曲";黑"——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今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的豆豉;"白"——江西省虔州  相似文献   
286.
福安畲族,从清时的山居逐渐向平原和沿海地区移民,在与汉族世居的漫长岁月中,畲汉农耕文化逐渐产生了相互借鉴、相互消化吸收的兼容现象。  相似文献   
287.
达斡尔族是契丹部族分支的后裔,《旧唐书·北狄》载:“契丹,居潢水之南……逐猎往来,居无常所。”建辽后“喜稼穑,善畜牧,相地利以教民耕。”(《辽史》)从而形成了农牧渔猎多种经营的生产形式。作为契丹后裔的达斡尔人则延续了先人契丹多种经营的经济模式,到了清代,清政府加强了对黑龙江流域和嫩江流域的开发,使得达斡尔族的农耕生产由兼营而转向专营,从而形成了以农耕为主兼及渔猎畜牧的多种经营的生产模式。尽管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渔猎转向农耕,但他的文化形态所体现的依然是渔猎文化的形态特质。  相似文献   
288.
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的精华被延续下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历史与未来。本文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对农耕文化进行解读、提炼,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农耕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表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89.
李丽 《山西老年》2014,(3):52-53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内外长城环绕,九曲桑水中流,山川壮丽,风光独秀。古人描述为:"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西界黄河,南达并恒,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由于地处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接壤地,又是农耕文化与畜牧文化的交汇处,自赵武灵王建城以来2300多年,大同作为两汉要塞、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而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290.
公元13世纪蒙宋双方钓鱼城之战之所以能持续36年之久,主要有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四个方面的原因。文化是一个民族之精神支柱,钓鱼城之战也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碰撞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