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8篇
劳动科学   46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177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363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过剩经济”条件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 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出现了“过剩”态势,城市工业、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大大放慢。在新形势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何在?本文认为,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发展小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富余劳动力中的战略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2.
广西要想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使用抽样法测算广西200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并按照劳动力转移去向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转移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正近年来,吉林省松原市就业情况基本保持稳定增长。从人力资源市场运营情况看,就业岗位能够全面保障市场需求。根据今年一季度就业统计数据显示,松原市新增就业1.65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4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9万人,转移就业总收入达15.4亿元。服务业已经成为松原市就业安置的重要阵地。突出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下岗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时下岗职工再就业产生了不少的压力,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竞争关系,造成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加大的局面。本文在描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下岗人员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分析了下岗人员受到冲击的原因。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情况分析,意在剖析下岗人员失业的原因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冲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科学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1980—2011年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因素的作用规律。结果发现,城镇就业空间的大小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预期收入等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相对最小;同时,城镇失业率越低,制度因素越弱,相应劳动力转移的文化技能素养和物质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36.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向城市转移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主要是对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缺乏对劳动力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本文从当前中国农村的制度特点和外出务工存在风险的角度去考虑,利用期望收益、效用函数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对劳动力流动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当农产品价格、期望工资变化后对农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对劳动力流动中出现的现象和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7.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拉模型"到"三力模型"的设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推拉模型”是解释农村劳动力流动原因的著名理论。但是,该模型存在着忽略劳动者能力、政府的社会改革行为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等缺陷。鉴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三力模型”。该模型认为,市场因素、政治与行政制度安排和劳动者能力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大因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政治与行政制度和劳动者能力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制度性障碍。破除这些制度性障碍,促进劳动力有序、顺利转移离不开政府管理模式改革与转型。  相似文献   
3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三农"问题是最基本的难点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最核心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官员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要增大支农力度,从制度上、政策上改革对农民的歧视和限制政策;要加强科技兴农,根据资源禀赋,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开拓小城镇建设以及大城市扩张,不失时机地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积极培训农民及基层政权干部,使他们适应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39.
培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对参与各方的激励作用也很明显。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指出政府在对培训机构、用工单位和农民的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劳务输出是一条重要的就业门路.它最初是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开始兴起的,近几年已逐步延伸到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中,输出的流向和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劳务输出不仅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也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