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21篇
丛书文集   324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80篇
社会学   2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北宋中期"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许多士大夫关心国事莫不言兵。程颢、程颐兄弟也厕身其中,并形成了相当丰富的兵学思想。他们所论兵学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针对宋朝要谋全局、论大略及总结战争的经验,又包括具体的应敌之策。从总体上说,他们的兵学思想具有现实性、儒学化倾向的特点,反映了文人论兵的时代现象。  相似文献   
62.
自从秦设郡县以管理地方 ,封建地方行政体制得到不断的完备。宋代转动使路的设置是这个完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它是元代行省制度的前身。转动使为转运使路的长官 ,由于官制改易 ,事务繁简不同 ,政局变化及战争等原因 ,在北宋的设置情况比较复杂 ,常见的有转运使、都转运使、权及权发遣转运使、随军转运使等。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 ,转运使的品秩要求、员额配置、基本职能等情况有很大变化。反映了转运使制度在北宋逐渐完备的过程 ,以及以后行省制度初露端倪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63.
北宋中后期,黄河水患频繁,其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具有集中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这促使北宋中后期主要治水机构都水监通过分化与整合,逐渐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层级严密的治河体制。与此同时,其又不断阻碍北宋政府为合理优化治水体制结构,调整事权分配矛盾的努力,显示了北宋都水监在黄河水患压力下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治水体制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64.
两京地区人文自然环境与北宋大臣的致仕卒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诸多大臣皆有任职东京开封、西京洛阳的经历 ,熟悉、习惯两京生活 ;物质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两京地区 ,最宜于文士出身的官员居住 ;宋廷重儒右文 ,文臣经济优裕 ,在两京添置园宅以备退居 ;就近关注国事 ,亦见系心朝政的情怀。由于退老而定居两京一带 ,故不少大臣卒葬于此 ,并未归葬故乡。洛阳为九朝故都 ,北邙山上有历代王侯公卿的陵墓。这一带土质亦宜于安葬。巩县为北宋皇陵所在地 ,大臣死后陪葬是莫大荣幸。就恋恋君父而言 ,卒葬两京一带属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5.
邢恕是北宋重要的政治人物和理学人物,二程弟子,元祜间贬谪永州。《全宋诗》收录其诗作共10首,其中6首作于永州,此外又有散文1篇,题名7通,也作于永州,部分石刻真迹保留至今。学界有必要理清邢恕与北宋理学师承渊源,以冀补史志之阙云。  相似文献   
66.
北宋古文走向复兴的过程能否称之为古文运动,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事实上,古文复兴的倡导者不仅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形成了组织,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因而是可以称之为古文运动的。学界之所以对此提出疑问,不外乎对运动一词的理解存在着先验性错误。  相似文献   
67.
北宋御边战略的演变与西北市马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处于强敌环伺时代,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为抵御外敌,北宋根据自身实力强弱和周边民族关系格局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御边政策,使边疆政策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西北市马贸易受北宋御边战略的导向,表现出不同阶段的运作特征。北宋政府利用市马贸易控制西北吐蕃,实行怀柔羁縻,以夷制夷的边疆政策。  相似文献   
68.
正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张居正变法一样,是历史上及其重要,影响深远的变革;和商鞅变法、张居正变法不同的是,对王安石变法的成败与否,是非功过存在颇多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总体上看,变法"富国强军"的目的并未达到,是一次失败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教训是多方面的,对后人的警示作用很大。改革不能漠视弱势群体的利益给王安石变法最致命的一  相似文献   
69.
"天书降神"新议--北宋与契丹的文化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真宗"天书降神"一事,不但为当时"不语怪力乱神"的儒者反对,亦为今世秉后见之明,崇尚"理性"、"科学"的学人严厉批判.但元儒修撰<宋史>,于此曾表"同情之理解".本文即以此为起点,以考据为基础,试图揭示"天书降神"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实际效果,并提出与亨廷顿"文明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不同的观念--"文化竞争"(the cultural struggle).  相似文献   
70.
正读苏轼文集,发现这位北宋大文豪对于种树居然颇有心得。苏轼从小喜欢种树:"我昔少年时,种树满松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三万栽"虽然是夸张的修辞,足以表达喜爱之情。"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满山青青的松柏,寄托着苏轼的乡愁。少年时种下的三万株故山松柏,自此后,在苏轼的人生旅途一路青碧。陕西凤翔。签书判官和他挚爱的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